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户改厕作为直接关系到群众日常生活质量的切入点,正悄然为乡村带来一场“厕所革命”,不仅为农户的生活增添了“亮色”,更让整个人居环境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在兰坪县营盘镇,以往旱厕带来的刺鼻气味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清新整洁的乡村气息。家家户户的厕所焕然一新,曾经“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的简陋旱厕,如今已变成了设施齐全、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这一转变得益于“厕所革命”大力推进的户厕改造工程。
自户厕改造工作开展以来,营盘镇始终坚持“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将其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推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村实际情况和村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村落,采用玻璃钢一体化“三格式”化粪桶+人工小湿地的模式,有效解决了污水排放和处理问题;而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已铺设污水管网的村组,则推广普通三格式接入污水管网的标准模式,确保改造后的厕所高效实用。
为了让村民从心底接受并支持户厕改造,营盘镇多管齐下开展宣传工作。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讲解改厕的好处,如减少蚊蝇滋生、预防疾病传播、提升生活舒适度等;利用村村响广播、微信群发送、微信公众号发布改厕政策和知识;还在各村设置改厕示范点,邀请村民实地参观,让大家亲身体验新厕所的便利与卫生,成功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村民李大爷感慨道:“以前这厕所又脏又臭,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现在政府帮我们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干净又方便,上厕所都成了一种享受。”
在改造过程中,营盘镇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由人居办、项目办、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成立专门质量监督小组,从前期的设计规划、施工材料的选用,到中期的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的验收,全程进行监管。对每一户改造的厕所都建立详细档案,记录改造时间、施工人员、验收情况等信息,确保责任可追溯。同时,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保证每一个改造后的厕所都符合标准,真正做到改一户、成一户、群众满意一户。
改造完成只是第一步,后续管护同样重要。营盘镇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设立公益性保洁岗位,负责公共区域厕所的日常清洁和维护,同时也为脱贫户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对于农户自家的厕所,通过开展“屋场会、院落会”等形式,向村民传授化粪池等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农户自主清运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渣,实现资源化利用,就地就近还田,助力农作物生长。
截至目前,营盘镇已累计完成户厕改造662座,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小小的户厕改造,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也扮靓了乡村的颜值,更孕育出乡村文明新风尚,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营盘镇将持续巩固和深化户厕改造成果,不断补齐农村现代化生活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文明的短板,把农村改厕工作办好办实,让更多村民享受到这一民生工程带来的福利,为推动乡村文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沧江明珠 毓秀营盘”微信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