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应急广播“声”势响亮全力筑牢防汛救灾防线

2025-06-08 11:59:45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怒江州广电局供稿

近日,怒江州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江河水位迅猛上涨,山体土壤饱和松动,防汛救灾形势陡然严峻。随着地质灾害防御 Ⅳ 级响应、防汛 Ⅳ 级应急响应相继启动,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险情抗争的保卫战在怒江峡谷全面打响。当暴雨持续不断,当通信中断切断联络命脉,怒江州应急广播系统化身“应急先锋”,以声声不息的预警强音穿透雨幕,如暗夜中的灯塔,为群众照亮避险求生的平安之路。​

闻令而动,织密防汛救灾“指挥网”。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局党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坐镇指挥,第一时间对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作出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要求州、县(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充分发挥应急广播“最后一公里”优势,开展辖区点对点气象预警信息播报。考虑到怒江州少数民族众多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双语(民语)播报,让傈僳语、白族语、独龙语、藏语等民族语言响彻村村寨寨,确保预警信息“无死角”覆盖,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及时了解汛情,做好防范准备。

部门联动,奏响信息传递“协奏曲”。全州广电部门主动打破信息壁垒,与气象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紧密协作,依托应急广播平台,严格落实“1262” 预警叫应机制,采用“及时播和定时播”两种方式,争分夺秒在定点区域播发预警信息。在做好预警发布的同时,常态化开展应对暴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科普知识宣传,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实用的避险技巧讲解,切实提高群众的避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州平台以汉语(傈僳语)双语播报天气预报,让不同语言习惯的群众都能获取准确信息;泸水各乡镇(街道)用傈僳语、白族语等传递预警,提醒群众汛期出行安全;贡山县独龙江乡用独龙语发出警报,捧当乡迪麻洛村用藏语喊话群众撤离隐患点,多语言齐发声,为防汛救灾筑牢语言沟通桥梁。​

移动赋能,架起群众转移“连心桥”。面对连日强降雨导致的独龙江道路损毁、电信联通信号暂时中断的严峻局面,贡山县广电局迅速反应,指导乡镇启用移动大喇叭这一“移动应急广播站”,以接地气的方言喊话,疏散群众撤离事故点。截至5月31日下午15时,独龙江乡实现零伤亡,累计安全转移154户728 人。此外,加强巡查力量,在重点区域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整合乡镇、村(社区)网格员等一线人员力量,构建起 “电话通知 + 微信群预警 + 广播喊话 + 实地巡查” 的全方位信息传递网络。值班人员手持喊话器,用熟悉的方言在险情现场实时喊话、补充通知、劝导撤离和现场指挥,确保夜间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让群众在危难时刻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守护。

5月份,全州各级应急广播平台高效运转,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86条,其中暴雨预警24条,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44条,雷电预警8条,重要气象信息专报10条。州级平台、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各展所长,精准发布预警,为防汛救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责编:姬杨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看电视
  • 听广播
  • 怒江融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信息网络传播试听节目许可证:12532015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 

https://www.yn12377.cn/ju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