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古箐自然村位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德胜村,驾车从兰坪县城出发,大概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就能到达。
走进罗古箐村,一条条红色石块铺设的乡间小径串联着整个村落,红墙木瓦,层层叠叠,一间间独具普米族特色的木楞房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间,总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2020年,兰坪县采用“政府投入+企业运营+民居改造”的模式,建设实施了罗古箐乡村旅游建设项目。通过甄选13户民居中的部分厢房改造为民宿套房,用“一个村落即是一个景区,一户村民即是一栋民宿”联合建设模式,按照“修旧如旧”方式提升改造旅游民宿30间,引入国内知名民宿品牌“深圳墅家”作为运营管理方,创建“墅家·吾乡”旅居品牌,融入度假品质,由企业统一运营,实现村庄变民宿、村民变管家的运营模式。
记者随同“墅家”罗古箐店长杨仕聪一同来到一家联合民宿,独特的门牌名,小院内干净整洁,点缀其间的花朵与植物,构成了一幅迷人的风景画。杨仕聪告诉记者,与“墅家”品牌合作的民宿,都是以村民的名字命名。外观仍然保留古老的木楞房建筑,内饰融入了现代生活的舒适与便利。但村民的生活区域不变,游客和村民共享小院,让游客们入住后,有一种来村民家做客的舒适感。
罗古箐村民罗桂兰是提升改造旅游民宿的农户之一,也是村里最早一批开民宿和农家乐的村民。2020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建了两层的民宿,共8间客房,价格从100元到180元不等,主要接待当地的游客。后来,得知村里计划提升改造旅游民宿时,她又将自己的闲置房加入改造项目后,民宿收益得到大幅提升,自己经营的农家乐也忙得不亦乐乎。“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游客来罗古箐,我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罗桂兰笑着对我们说。
在国诚家联合民宿中,和国诚老人向我们讲述着罗古箐村里的变化,带我们参观他的收藏室,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摆放着一些反映过去生产与生活的老物件,马帮的马玲、背篓、竹筒等,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村里的变化。“以前知道罗古箐村的人少,现在‘墅家’入驻后,民宿规格从低端进入高端,吸引了众多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尤其是在节假日,房间需求量大增,供不应求。”和国诚老人说。许多入住的游客还表达了想要尝试当地特色农家菜和购买特色产品的愿望。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为家庭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墅家”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以普米文化为核心特色、以徒步活动为主题的高端民宿。通过社交媒体和旅游平台的线上宣传,推出了“住宿+徒步”旅行套餐,为初学者、徒步爱好者以及专业户外徒步者量身定制了6公里、14公里和24公里的徒步路线。截至目前,已有3358名旅行者在本地向导的引领下,成功完成了24公里的徒步挑战。
在“墅家”品牌的引领下,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还带动村民自发投资建设了20多间民宿,并积极参与民宿的经营管理,增收效果显著。2024年,村民根据与“墅家”的协议,分红收益10.89万元,村集体收益6.38万元,提供了酒店前台、保洁、管家等12个工作岗位以及录用了3名村民成为徒步向导。
“接下来,依托罗古箐普米族情人节等活动,继续丰富旅游业态,比如情人树下的婚礼,骑马,高山草甸帐篷营地等,让更多的游客来体验普米文化和自然风光,让更多的村民参与旅游的发展。”德胜村驻村第一书记许东林表示。
“民宿+文化”“民宿+户外”“民宿+旅拍”等新业态产品,正成为推进罗古箐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