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构成,与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及人民福祉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精辟论断,深刻揭示了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表明网络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要前提。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统筹各领域安全,涵盖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等多方面。其中,网络安全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影响,网络的无国界性、无中心性和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使得网络安全问题能够迅速扩散至其他领域,对国家整体安全构成威胁。例如,网络攻击可能破坏关键基础设施,影响能源、交通、金融等重要行业运行,进而冲击经济稳定与社会秩序;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传播会扰乱公众认知,削弱政府公信力,危害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深度融入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各层面,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关键力量,网络安全形势不断变化,新风险、新挑战层出不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稳定、繁荣与人民的幸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泄露、算法偏见、网络犯罪等新型安全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动态视角审视网络安全,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深化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守牢祖国西南的网络安全屏障。
一、强化政治责任担当,筑牢网络安全责任防线
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治理的骨干力量,在网络安全工作中肩负着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网用网管网,主动适应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一要在深学网真懂网上下功夫,增强互联网思维和意识。党员领导干部需深入学习互联网发展规律、技术原理与应用模式,了解网络社会的运行机制与特点。通过系统学习,培养敏锐的互联网思维,认识到网络空间对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要善于从网络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互联网思维贯穿于工作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全过程。二要在勤上网、会用网上下功夫,网上群众路线。网络已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反映问题、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平台。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上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让网络成为干群之间的连心桥。通过网络渠道与群众密切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同时,要善于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宣传引导、政策解读等工作,传递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提升政务服务群众的效率与水平。三要在能管网善治网上下功夫,扛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环境,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网上传播的各类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敢于亮剑发声,对网上散布的谣言和不实信息主动批驳引导,确保网络空间清朗,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升公民网络文明素养
网络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网络安全建设。一要提升法治意识,做到依法上网。公民要自觉遵守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明确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边界与责任义务。做到依法上网,不传播违法违规信息,不参与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依法行使网络权利,履行网络义务,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法治环境。二要提升网络道德素养,做到文明上网。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公民应秉持文明上网理念,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益,理性表达观点,拒绝网络暴力、恶意诋毁、造谣传谣等不文明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信息,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以文明上网行动促进网络空间清朗。三要增强风险防护能力,做到安全上网。公民要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方法,如设置复杂密码、防范网络诈骗、避免点击不明链接等,不断提升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
三、深化网信职能建设,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网信部门作为网络安全工作的专门机构,要担当作为,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怒江实践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和有力信息化支撑。一要担当网信职责使命,适应新时代网络空间需求。网信部门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自身在维护网络安全、保障数据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的职责使命。紧密围绕新时代网络空间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与手段,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加强统筹部门协作与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网络安全治理效能。二要加强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的学习,提升风险防范与应对处置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风险日益复杂多样。网信部门工作人员要紧跟网络安全发展前沿动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提升对新型网络威胁的识别、预警与处置能力,提高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三要持续深化专项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网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持续开展网络综合治理,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与引导,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总之,在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期间,我们应充分认识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树牢网络安全意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党员领导干部要提升能力素养,公民要增强网络素养,网信部门要履职担当,齐心协力为国家长治久安与人民的幸福安康保驾护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