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论坛】莫让“不留心”成安全生产“杀手”

2025-04-10 09:49:36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忠林邓

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大局的关键命题,不容有失。近期发生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安全生产事故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着我们“不留心”正悄然成为安全生产的“杀手”。

在安全生产领域,“不小心”“没注意”这类看似轻描淡写的解释,往往潜藏着最致命的隐患,一旦疏忽,所造成的损失难以承受。应急管理部统计结果表明:超过70%的生产安全事故源于作业人员的疏忽大意,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留心”,正如同潜伏的“杀手”,随时可能撕开安全防线。

“不留心”的危害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与连锁效应。化工厂工人因未仔细检查管道阀门,致使微量泄漏在密闭空间积聚,最终酿成爆炸惨剧;建筑工地上,安全帽佩戴不规范的工人被高空坠物击中头部,鲜活生命瞬间消逝,这些血淋淋的事故触目惊心。但仔细研究,这些事故看似偶然,实则是日常“不留心”积累的必然。一个松动的螺丝、一次简化的流程、一回侥幸的心理,都可能成为压垮安全堤坝的“最后一根稻草”。更可怕的是,“不留心”会在群体中形成“破窗效应”。当某次违规未引发后果,便会有人效仿,让安全规章沦为一纸空文。

追根溯源,“不留心”的滋生与多重因素交织。部分企业为压缩成本,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工人对风险认知模糊;绩效考核重产量轻安全,变相纵容了 “赶工图快”的侥幸心理。从个体层面看,长期重复劳动导致的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让“不留心”成为习惯。而监管的“宽松软”,更让隐患失去了被及时掐灭的机会。

遏制“不留心”,需构建“人防+技防+制度防”的立体防线。企业要将安全培训从“填鸭式灌输”转向“沉浸式体验”,通过VR模拟事故场景、案例复盘等方式强化风险感知;引入智能监测系统,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捕捉设备异常、人员违规行为,将“不留心”转化为“不敢为”。监管部门应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对屡教不改的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成本。最为关键的是,要培育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设立“安全隐患随手拍”奖励机制,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安全防线的“哨兵”。

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侥幸,“零容忍”的态度必须贯穿始终,这是最基本的底线和准则。正所谓“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我们要从拧紧每一颗螺丝、规范每一个操作做起,将“留心”内化为职业本能,方能斩断“杀手”的 “黑手”,确保生产安全。只有当安全意识真正融入生产血脉,那些因“不留心”引发的悲剧,终将成为被历史封存的警示。

责编:姬杨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