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怒江州创新思路,统筹协调,连续3年超额完成了绿美交通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州累计新增绿化面积64万平方米,种植乔木17万株,投入资金7750万元。积极探索“交通+旅游”“交通+产业”相融合的绿美交通建设新路子,全力打造“绿美交通”怒江生态走廊、“世界最美大峡谷”。
近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新一轮《云南省绿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在实施新一轮绿美交通三年行动中,要持续贯彻落实建设“绿美云南”“绿美交通”和“畅、安、舒、绿、美”绿美交通建设目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上一轮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思路,不断提升绿美交通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目标,助力于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做好“边文章”的发展战略。
在破解无专项资金难题方面,要持续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整合发改、财政、林草等部门资源,解决苗木来源;持续加大与属地政府沟通协调力度,将绿美公路建设与公路养护相结合,得到地方配套政策的支持;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绿美交通建设行动,深入辖区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项目参建单位,鼓励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物、设施修建等方式参与绿美交通行动;以每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契机,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职工、群众代表参加,在公路沿线宜林路段开展义务植树,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乡绿化美化和绿美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选择种什么树和怎样种好树方面,要继续坚持“立体绿化”和“典型示范”双管齐下的方法。就是要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做好“边文章”和全力推进“世界最美大峡谷”建设的发展战略,以乡土树种为主,提高成活率,保护好原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同时,发动沿线群众种植本土经济林木,按照“收益归群众、产权归国有”的原则,充分调动沿线群众参与绿化和后期管护积极性,逐步推进农村公路林荫化。在具体方法上,以公路沿线绿化为主线,种植经济林木,结合示范村建设,修建花坛,种植片林,提高绿化美化档次;充分利用公路边坡、边沟,见缝插绿、插美,全面覆盖可绿化美化的公路用地;在保护原有野生植被的基础上,对公路绿化美化进行补充完善,提高绿化美化标准,不断提高干线公路绿色覆盖率,公路两侧呈现绿色长廊之势。
怒江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通过持续发力实施好《云南省绿美交通三年行动》,把穿行于高山峡谷中的一条条公路,将其打造成“自然山水壮美、路域生态景观靓丽、民族风情独特、红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古村古韵悠悠、乡愁气息浓郁”的文化景观路和旅游观光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