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泸水又添444套保障性住房

2025-02-28 16:27:05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通讯员 刘薇薇 王俊 蒋伯权

2024年,泸水市又新建了444套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让越来越多群众实现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杨克义与丈夫居住在泸水市大练地街道泸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旁的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

走进杨克义家,这套60平方米、两室一厅的家被她打理得温馨舒适。

1999年,杨克义随丈夫从老家大理州鹤庆县来到泸水务工。多年来,杨克义一直在泸水城区打零工,丈夫从事房屋装修工作,夫妻二人的收入都很不稳定,赡养老人、养育孩子,特别是住房租金更是占据了夫妻二人的大部分收入。

“我每月工资1000多元,我老公3000元至5000元不等,每月租房费用1000元左右。”杨克义表示,每月的花销都很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得知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这一暖心惠民政策后,符合条件的杨克义夫妻俩随即向泸水市住房保障局递交了申请,并分配到了住房,高性价比的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极大地减轻了夫妻二人的经济压力。

“每月仅400多元的房租,就能租到市场上1500元左右的房子,这项暖心惠民工程确实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杨克义说。

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分为廉租房及公租房两类,是安置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等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性住房,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和管理,泸水市住房保障局根据申请人的工作及经济收入分配住房。

“廉租房的安置条件为:在泸水市无固定收入或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400元;公租房的条件是必须有稳定的就业场所和稳定的收入;而对于新就业人员则保障三年。”泸水市住房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王盛莲介绍。

在住房审批环节,泸水市住房保障局联合市公安、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等多部门,对申请人个人及家庭的不动产、车辆、营业执照等相关资产进行联审联批并实时监测,确保住房困难人员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租赁合同实行两年一签,但在合同期内我们还是会进行动态管理,若有不符合条件的即时退租,同时对轮候人员进行审核并及时配租。”王盛莲说。

新建住房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生活的指导思想,分别配套了停车场(位)、超市等基础设施,满足了广大住户的实际生活需求。

“下一步,泸水市将持续关注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并结合他们的生活需求,建设一批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普惠更多住房困难群众。”泸水市住房保障局副局长张秀锦表示。

责编:姬杨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