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县茨开镇幸福社区是该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迁出地涉及4个乡镇、20个村委会、107个村民小组,共727户2230人。近年来,幸福社区坚持守正创新,形成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服务队的“1+3+1”多元志愿服务模式,为推动易地搬迁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装上新引擎。
坚持党建引领,下好资源整合棋。幸福社区深入总结背包工作志愿服务队搬迁动员工作成功经验,着力强化党组织领导,引领志愿服务融合发展。通过整合党群活动室、社会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一体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等服务实现“一个阵地解决”,打造集约高效共享型阵地,构建多元志愿服务矩阵,点亮社区生活温暖“幸福圈”。幸福社区党总支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项目、有设施、有制度、有标识”的“六有”标准持续推进服务阵地建设,在浓厚党味、聚揽人气中,让搬迁群众近距离享受到更加便捷的专业服务,以阵地建设推动资源整合精准“落子”,走活社区志愿服务推动基层治理“大棋局”。
建立联动机制,走好多元发展路。幸福社区主动与贡山县润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达成合作,连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探索“1+3+1”多元志愿服务新模式。“1”即坚持党组织对志愿服务的全面领导,把准志愿服务正确发展方向。党组织牵头,创新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打造主题鲜明、贴合社情、独具特色、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3”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为平台,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调研,聚焦群众需求提高志愿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组织为载体,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通过项目化运作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增强志愿服务可持续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提供专业性服务、技术咨询和培训,全力打通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米”。“1”即志愿服务组织,通过鼓励自主组建志愿服务队,发挥队伍优势、找准角色定位、优化服务方式、推进供需对接。幸福社区“1+3+1”多元志愿服务新模式形成以来,成立2个社区社会组织、2个志愿服务队,15名社会工作者长期在社区服务,搭载机关、社会领域志愿服务队,开展文艺演出、理论宣讲、环境卫生大清扫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100余次志愿服务,解决200余件为民实事。
发挥聚合效应,办好为民暖心事。围绕幸福社区儿童、劳动力、老年人等群体,发挥“1+3+1”多元志愿服务模式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人才聚合等优势,分类别开展个性化志愿服务。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组建“大手志愿者”队伍,95名队员分组实施一周一次关心陪伴、作业辅导,两周一次谈心家访,一月一次慰问,结合暑期青少年素质拓展打卡“十个一”活动,以提供学习帮助、情感支持和心灵慰藉,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2024年暑假,共开展20余场次关爱陪伴活动,3108人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参加活动。针对社区老年人群体,开展陪伴服务、长者学堂、节庆陪伴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老年人住进“幸福里”。针对社区劳动力需求,聚焦“能致富”,成立产业发展志愿服务队等服务组织,以党组织领办、党员创办带动搬迁群众发展致富。幸福社区连续两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有效拓宽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渠道。
来源:贡山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