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泸水市紧紧围绕省委作出的“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因地制宜‘小商’,扩大市域经济容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工作要求,按照党建引领“四个一批”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党组织+企业”发展模式,从“点”上求突破,从“面”上求创新,全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帮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岗就业。
泸水市团结社区棒球车间
精准保障服务招商。靠前服务企业,抓好政策配套,推进棒球车间扩容增量项目落实落地,确保独龙毯编织车间建设取得实效。目前,全市棒球“缝合车间”从之前的5个增至8个,工位从原有325个增至710个(其中家庭工位46个),就业647人。2024年已累计完成棒球生产184.49万个,棒球平均月产量达17万个。建成“独龙毯编织共富工坊·泸水车间”,每张独龙毯编织费按“标准控制”450—800元不等,带动50余名妇女就业。
多措并举稳岗扩容。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功能,采取“灵活”办法解决务工群众后顾之忧。车间围绕劳力建,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精准摸排各社区劳动力情况,将新增的3个帮扶车间分别设在巴尼小镇社区、维拉坝珠海社区、团结社区,共计180个工位,扩容恩感思落社区、和谐社区、锦绣社区、叶子花社区棒球车间工位205个,做到“车间工位”与“工人数量”精准匹配。工时围绕工人定,充分考虑部分工人因家中有老人小孩或特殊人员确需照顾以及部分群众生产效率低占用车间工位等情况,灵活安排上工时间并设置60个家庭工位,工人可以在家随时“上工”。补助围绕业绩奖,落实务工就业补助,对生产业绩突出的优秀务工人员给予奖励。同时,全面抓实暖心关爱服务,建立“3256”精心关爱留守儿童、“老带小”集中托管、“幸福食堂”暖心送餐、“邻里帮帮团”等关爱“一老一小”服务机制,保障车间工人安心上工增加工时。
泸水市江西社区幸福食堂推出系列惠民服务
一线实战保障就业。聚焦招商成果落地,把组织优势转化为集中攻势。“项目组”全面协调狠抓落实,成立“产业就业创业组织化项目组”,抓好招商跟进对接、车间建设进度、指导招录工人等工作,确保订单、车间、工人“三个要素”齐步走。“施工队”定责限时建设车间。坚持车间建在哪里、干部就下沉到哪里,实行“一个车间一个专班”,统筹选派职级干部和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32名骨干人员,住进搬迁社区、车间一线工作。“背包队”挨家逐人上门招工。按照“1名干部找20名工人”的任务量,统筹挂联单位干部、乡镇(街道)干部和社区干部、驻点工作队等工作力量55人组建“就业背包小分队”,逐一上门动员,“凡问必答”帮助打消思想顾虑,让其就业增收。
来源:云岭先锋网
供稿:泸水市委产业就业创业组织化专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