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七十载 同心筑梦新怒江丨泸水市鲁掌镇:连绵群山里的“洋果果”

2024-12-17 17:52:19 浏览:{{ hits }} 来源:云南网

对半切开后,用勺子挖出果肉直接食用,或者搭配轻食沙拉,亦或者做成酸奶奶昔……近年来,素有“森林黄油”之称的牛油果因“低糖、多纤维、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成为健康饮食的热门选择。除了全国牛油果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孟连外,云南部分地区也开始尝试种植高山牛油果。

对半切开的牛油果。

8时30分,驱车从泸水城区出发,沿着蜿蜒在绿水青山间的公路行驶约30分钟,便可抵达泸水市鲁掌镇的牛油果种植基地——泸水春林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牛油果种植基地。

基地地处高黎贡山山腰,海拔约1300米,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为牛油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踏入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郁郁葱葱的牛油果树,枝繁叶茂,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挂满枝头的牛油果,大小均匀,表皮光滑且泛着青绿色的光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诱人。

位于高黎贡山半山腰的牛油果基地。

记者品尝了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牛油果。切开牛油果,其果肉柔软黄绿,细腻丝滑,口感醇厚,淡淡的清香在口中散开。

果农们穿梭在果树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动作敏捷而又有条不紊。采摘下来的牛油果被迅速分拣、装箱,准备运往各地市场。

基地管理人员李凤芝告诉记者,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专家的专业考察与悉心指导下,2020年,基地种植了70余亩牛油果,2023年迎来了首次挂果。

“2023年挂果的面积达50亩,牛油果产量达到4吨,销售额近10万元,今年70余亩牛油果全部挂果了,产量预计在9吨到10吨,根据今年的价格走势,销售额应该能够突破15万元。”李凤芝满怀信心地说。

牛油果。

近年来,泸水春林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于2011年创办了泸水春林种植养殖林农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带领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2023年,合作社带动群众就业480人,带动群众增收60余万元。

六波华在采收牛油果。

今年58岁的六波华是合作社的一名成员,记者见到他时,他正专注而熟练地在基地里采收着牛油果。“现在年纪大了,去远处打工,家里人也不放心,在合作社务工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而且还能学到不少种植养殖技术,挺不错的。”六波华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基地目前主要种植哈斯牛油果,销售网络涵盖了游客现场采摘、经销商批发以及多样化的零售渠道。“基地产出的牛油果品质好、香味浓,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去年一上市便供不应求。我们计划再扩种50亩到60亩的牛油果,持续提升产量与品质,逐步壮大合作社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李凤芝说。

近年来,泸水市鲁掌镇鲁掌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多渠道将“致富路”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不断朝着“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目标阔步前行。

随着鲁掌高山牛油果不断“进军”市场,不仅标志着泸水地方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而且也标志着当地高山牛油果产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正逐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牛油果丰收。

“‘党建+’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成效比较显著,不仅为众多村民提供了就近就地就业的机会,还极大地丰富了本村的产业结构,下一步,我们将在种植养殖技术、业态发展、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当地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繁荣的美好愿景,为乡村振兴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鲁掌村党委副书记查雄兰表示。

泸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邓正琦 高庆英 姬玉梅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普孟秋 马喆 李寿华 吴沛钊 刘宇丹 李文诗 杨吉娟

怒江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江 张旭

责编:李畅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