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空气中带着阵阵寒意。当记者走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泽福社区,这里却充满了欢乐的气息。社区不同民族的老人们齐聚活动室,练习傈僳族歌舞、制作手工、学习汉字……现场呈现一幅温馨和谐的民族团结幸福画面。
泽福社区温馨和谐的民族团结幸福画面。供图
今年66岁的李金用老人是2020年搬迁到泽福社区的居民,平时儿女不在身边,只有他和老伴居住在这里。“刚搬来时,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应。但在社区工作人员和邻居们的帮助下,我不仅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还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民族的朋友。现在我也希望通过老年协会的力量,为邻里做一点事情。”谈及这几年的变化,李金用感慨万千。如今,他担任了社区老年协会副会长,经常组织大家开展志愿活动,带领大家一起参加各项文娱活动,生活充满了色彩与价值。
学习汉字。供图
泽福社区居住着来自全县7个乡(镇)的853户4637名搬迁群众,汇聚了汉族、傈僳族、怒族、白族、纳西族等9个民族。近年来,泽福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举办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同生活、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共同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20年,社区被命名为“怒江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泽福社区安居乐业。刘宇丹 摄
为更好帮助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生活,泽福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先后组建了文艺队、篮球队、舞蹈队、老年协会等团体,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欢庆元宵节、阔时节百家宴、喜迎怒族开春节、篮球运动会等节庆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供图
“社区利用村史馆、广场、社工站等设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增进情感和文化上的认同。同时,我们也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宣传感恩主题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泽福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开花叶说。
此外,社区积极倾听群众诉求,依托社区书吧、幼儿园、儿童之家等配套设施,免费开办“四点钟加油驿站”,解决孩子下午四点放学后“托管难”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基石。泽福社区还成立了就业服务站,定期开展创业就业交流会、培训会,为各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家政、建筑、餐饮等技能培训326人次,动员660人前往山东、广东等地务工。
与此同时,社区棒球车间、物流中心的相继落地,实现了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棒球车间的工作很灵活,我在农忙之余都能来这里缝制棒球。每天能缝20多个,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小孩,特别好。”正在缝制棒球的泽福社区居民阿秀义高兴地说。
社区居民正在缝制棒球。李萍 摄
如今,泽福社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行走在泽福社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的景象,大家一起品美食、赏歌舞、话家常,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福”家园。
对于社区的未来发展,开花叶充满信心:“通过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把社区建设成更加美好和谐的民族团结幸福家园。”
福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萍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宇丹 杨吉娟 李寿华 马喆 普孟秋 吴沛钊 李文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