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方的初冬已被初雪覆盖,怒江却在西南的崇山峻岭间,流淌着独属于这个季节的旋律。江水奔腾依旧,山林层林尽染。迁徙的候鸟停歇在怒江浅滩,它们灵动的身姿为怒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也让人充分感受到怒江大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画卷。
近年来,怒江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基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良好生态环境是怒江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怒江始终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深入推进“怒江花谷”生态建设、“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实施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不断筑牢怒江的绿色根基,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怒江正持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我们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持续巩固拓展治理成果,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自然、更自在、更惬意。要树立保护意识,以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为目标,抓好怒江州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五年行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绿色生态产业培育提档升级新路径,围绕云南打造“三张牌”、怒江实施产业强州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壮大工程”“品牌培育工程”,加快峡谷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高效、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只要我们坚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加强环境治理,大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和美画面就在眼前,人民群众也将从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