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怒江笑脸”丨守护“夕阳”美 托起“朝阳”红

2024-12-03 23:05:20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程玉莲 李小红 和彩云 陈金勇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怒江州奋力书写民生福祉幸福答卷,全力推动富民产业强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乡村“颜值”靓起来,群众生活“美”起来;乡风文明展新颜,乡村治理气象新……让群众的笑脸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美的风景。12月2日起,“峡谷怒江”客户端、“怒江融媒”微信公众号、怒江大峡谷网推出“乡村振兴路上的‘怒江笑脸’”系列报道,跟着怒江州融媒体中心记者脚步,一起去寻觅乡村振兴路上最美的笑脸。今天推出《守护“夕阳”美 托起“朝阳”红》。

冬日,走进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翠屏街道永泰社区,暖阳下,老人们聚在一起,晒太阳、拉家常、下棋,呈现出一派“老有所乐”的欢乐景象。

“快一点、高一点,好好享受一下我们小时候荡秋千的感觉。”在休闲健身广场,两位“童心未泯”的老人坐在一起开心地荡着秋千,引来不少老人围观拍手叫好。

荡秋千中的一位老人名叫蔡安南妹,从中排乡克卓村夺牙小组搬迁到永泰社区,她家有3口人,儿子长期患病,蔡安南妹和老伴年老,生活非常困苦。搬到永泰社区后,他们住进了新楼房,享受到了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以及新农合、农村低保金等,开启了晚年幸福生活。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安置点,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在家,目前有28名留守儿童。为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环境,在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安置点成立了“儿童之家”,由怒江州汉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托坪安置点驻点社工全面服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社工通过“主题兴趣活动+日常陪伴服务+作业辅导+校社联动”的形式从情感、家庭、物质等多方面关爱留守儿童,定期开展季度生日会、亲子连线、心愿服务、外出研学等,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沐浴在亲情、友情的阳光下,感受到家的温暖。 蔡安南妹夫妇过上了晚年幸福生活、托坪安置点留守儿童在“儿童之家”享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和快乐,怒江州妇联举行“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活动,这只是怒江州深入推进“一老一小”工作的一个缩影。

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事关民生福祉,关乎边疆长治久安。近年来,怒江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一老一小”工作作为政治工程、强边富民工程,制定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实施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行基层干部每月探视、县级双月专题研究、州级季度调度机制,截至目前,怒江州建成农村敬老院1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站共81个。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31个、儿童之家223个,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基本实现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设施全覆盖。积极探索给予留守妇女适当补贴方式服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创新“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奋力探寻“双龄共养”老幼共融新样板,构建“一老一小”全覆盖挂联帮扶网络,绘就“朝夕美好”新画卷。坚持把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作为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路径来抓,因地制宜,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从源头上破解难题,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保障。

怒江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玉莲 李小红 和彩云 陈金勇

责编:李小红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