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 | 资古朵村路的变迁

2024-12-03 09:35:33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杨丽祥

石月亮乡资古朵村坐落于高黎贡山脚下,是一个美丽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千百名傈僳族、怒族儿女聚居在这里,共生共荣,幸福祥和。“资古朵”在汉语里的意思是“长满榛子的山坡”,因此地长有成片的榛子树而得名。在这里,连接各个村民小组的除了一条宽敞整洁的通村水泥路外,还有一条一步一景的石阶路。

从怒江美丽公路的资古朵桥到资古朵村委会有4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石阶路,它们避开了陡坡和弯道,通往各个小组村民的家门口,一直延伸到山顶的达谷小组。

在石阶路上行走,每向上走一个台阶就要耗费双倍的体力,但若是全程步行,下山的时候,走石阶路便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下台阶比上台阶轻松,花费的时间也少。

行走在石阶路上,有时会遇见外出劳作的村民,简单地打过招呼后我们便各奔前路;有时会遇到归来的老乡,我们也会相互道一声“辛苦啦”!

每段路都有令人惊喜的风景,每一个山坡都有奇特的景观。沿着一片树林向下步行几十个台阶后,就会看见一家农户,真应了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石阶路的前身是一条小路,这条小路上布满了杂草,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湿滑无比,再加上资古朵村地势险峻,在小路上行走需要手脚并用。因此,出行的村民都要带上砍刀或者镰刀,边砍边走,边割边走,以此“开路”,驱赶蛇虫。

如今,有了方便出行的石阶路,村民们将草果、茶树种在资古朵村的各个山坡上,将原先长满榛子的青山变成了处处飘香、年年丰收的“金山”“银山”。

我和同事驻村时,结合实际,运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包片分工”的方式,积极动员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们定期清理和管护村里的小路。我们还积极整合资源并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资金项目,联合挂联单位因地制宜开展义务植树、种植各类花卉绿植等活动,让“幸福之路”更加亮丽。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时光的琴弦,奏响着今日辉煌的旋律。一条条平坦的路、宽阔的路、崭新的路、美丽的路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实现的是伟大的梦想,通向的是长远的幸福。一代又一代人坚守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生生不息,勇毅前行。

 
责编:李畅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