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水市多措并举、密集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吸引在外创业的企业家返乡,“引凤还巢”助力乡村振兴。
近期,泸水森源木业有限公司成为泸水市第一个通过政府引导成功返乡的企业。从“引凤来栖”到“引凤常栖”,再到“引凤还巢”,泸水这方“热土”热度不减且不断升温。
泸水森源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集木材进出口、加工和乐器制作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河北、天津、广东分别有加工、销售厂房。企业负责人段向友夫妻都是泸水本地人,经常在怒江州和省外几个厂之间来回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泸水市商务局通过“一对一”走访服务企业机制,积极与该企业沟通对接,就当前泸水市服务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惠企政策等进行深入宣传。
2023年9月,泸水森源木业有限公司实现了工贸分离,新成立的怒江坤博实业有限公司成功月度升限纳统。在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该企业在怒江口岸经济馆对外展示、宣传、推广公司产品,并现场签约了5000万元的订单。
今年5月,泸水森源木业有限公司新项目——高端电吉他接到国外订单,公司决定新建规范化加工厂房。
得知这一情况后,泸水市商务局联合泸水市自然资源局、泸水市搬迁安置办公室等部门,为公司的厂房选址、厂房建设、品牌打造、法律需求等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工作。
段向友夫妻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今年8月,他们毅然决然将高端电吉他加工厂生产线从广东搬回泸水。
“我把高端电吉他加工厂房落户泸水,一方面是因为我出生在这里,有家乡情怀;另一方面是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想力所能及地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一点贡献。”段向友说,在厂房选址上,泸水市多个部门都为他们提供了帮助,让他切身感受到了泸水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也是促使他“回归”家乡的原因之一。
走进泸水森源木业有限公司厂房,一块块切割整齐的木材被按照类别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叉车在厂房内来回搬运木材。在高端电吉他加工车间,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对半成品电吉他进行打磨、抛光、上色。
来自泸水市片马镇片马村的工人李娅楠已经在泸水森源木业有限公司工作了半年,这项工作不仅让她增加了收入,还兼顾了家庭。得益于以前做木工的经历,她现在已经掌握了高端电吉他制作基本工艺,算是车间里的“老师傅”。
“我比较喜欢木制品,就想着来学一下,后来发现这里待遇好,每个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而且这里离家很近。”李娅楠说。
泸水森源木业有限公司共有员工50人,泸水籍务工人员30人,每月发放劳务工资约30万元。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多,他们还将继续扩大厂房,让更多本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务工。截至目前,泸水森源木业有限公司已与日本、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企业达成初期合作协议,20把高端电吉他样品已寄出。
“截至2024年11月21日,泸水市实有企业6173户,较2023年增加1462户。泸水市2024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5个,省外到位资金18.3089亿元。一方‘热土’要一直‘热’下去,靠的就是纷至沓来的客商和不断落户的企业。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加强同企业的沟通、协调,做好服务工作,让泸水的惠企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企业能够搬得回、稳得住。”泸水市商务局局长郑晓艳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