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银香:发展生态养殖业 铺就增收致富路

2024-11-14 09:55:28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李美晶 和贻轩 桑茂英

和银香在查看乌骨鸡生长情况。

在兰坪县营盘镇,提起和银香,十里八乡的群众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今年41岁的她,已经创业成功成了老板,她不仅在营盘镇经营了规模最大的养鸡场,还在昆明禄劝开设了分场,每个养殖场拥有生态鸡、乌骨鸡等三万余羽,日产蛋近两万枚。

“大哥,今天的鸡蛋,前天就被预定完了,只能推迟一天给你送了……”一大早,和银香早早地在养殖场里忙活了起来,她一边给鸡喂食物,一边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忙碌中,订单电话时不时响起,这便是和银香的日常。

谈起她养鸡的历程,和银香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起初,和银香在营盘街集市上以贩卖自家种植的蔬菜为生,收入一般,在集市干了三四年,她发现卖土鸡的利润比蔬菜更高,“做生态鸡生意的姐姐,她们的鸡,很抢手,去晚了就没有了。”和银香说,于是她开始学起做生态鸡生意,到各村委会收购土鸡到营盘街集市售卖,第一桶金就赚了几千块钱。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她决定发展养殖业,开始走上创业之路。

2009年,和银香与学养殖专业、在营盘镇沧东村担任兽医员的弟弟合伙,开始在西营村自己家中养殖土鸡,“技术问题,全程由我兄弟和我的姨父指导我,起初啥也不懂,都是他们手把手教我的。”和银香回想起这些年的创业经历,不由得感慨,经过慢慢摸索,和银香的养殖规模从几百羽发展到了8000多羽,养殖产业慢慢有了一些起色和收益。

天上不会掉馅饼。和银香的致富路也充满了艰辛,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在2014年底,一场鸡瘟让稍有起色的养鸡场未能幸免。“养了一千多只公鸡,全都死了,后来检查是疫苗不到位。”和银香说,还好在县农业局的帮助下,我又进一步培训学习了如何养殖。

开弓没有回头箭。和银香决定吸取经验教训,继续走自己的养殖创业道路,她重新选址,重振旗鼓,在西营村村边承包了18亩土地再次创业,2019年成立了兰坪县全农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

期间,经营盘镇产业就业指挥部综合评估,和银香创建的全农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达到产业帮扶的条件,得到了产业帮扶,发展资金来了,专业技术帮扶来了,合作社走上了科学管理、规模化、规范养殖的快车道。

近几年来,在营盘镇政府及相关行业部门帮助支持下,和银香合作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收入效益明显提高。“我今年又带动了75户农户,一共299人。”和银香不忘来时路,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村里的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双赢。

“我们两口子都在这里打工,一个月给我们3600,我们两个人一个月工资共7200,在这里打工方便了孩子读书,家里也照顾到,钱也赚到了。”合作社员工汪进梅说。

除了让村里人能就近就业,和银香还不忘帮助村上其他零散的养殖户,在她的带领下,全镇养鸡的群众也逐渐多起来。

“在当地做养殖,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老百姓收入,我请的员工都是我们本地的,以后,我想把养殖场再扩大,走向更好的城市,带着他们致富。”面对未来,和银香充满信心,将继续发挥吃苦耐劳、执着追求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不断探索养殖业发展新路径,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责编:李畅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