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光:用爱与奉献铸就温暖港湾

2024-11-04 11:22:12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廖若华 和彪 李阳春

虽已是秋末,但位于泸水市上江镇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里,精心修剪的草坪上,晶莹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两旁的花卉或含苞待放,或竞相绽放,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老人们悠闲地在凉亭下聊天,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向孔光是上江镇敬老院院长兼泸水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近日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从北京领奖回来,他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来到老人和孩子们身边,了解他们的最新状况。

见到记者,向孔光就给记者介绍起几位老人。“这是阿贵,76岁了。这是王凤英,今年86岁了……”随着向孔光的如数家珍的介绍,老人渐渐和我们活络了起来,一会说说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一会说说在敬老院的趣事。

从事民政工作8年来,向孔光始终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有党性、有爱心、有奉献、有担当”的民政好干部形象。

8年来,向孔光一年四季以单位为家,主动放弃了正常节假日和正常上下班时间,把老人当作亲生父母,视孩子们为亲生,用自己的“爱与奉献”,为老人和孩子们铸就了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目前,敬老院生活着20多名老年人,王凤英老人已在这里生活了五年多。由于行动不便,她多年卧床。来到敬老院后,在向孔光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心态越来越阳光。

“其实我和他们是相互需要的。”向孔光感慨道,“一开始更多时候是他们需要我,但慢慢地变成了彼此陪伴。”他笑着说,有时因工作安排需要出差几天,敬老院的老人都会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就像家人一样牵挂彼此。

向孔光始还绞尽脑汁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年前给每位老人配备随身播音机,并根据他们的爱好下载民族音乐和党的惠民好政策,时不时带他们打打乒乓球,组织大家看电影,邀请到州市文体广电局每季度免费演出各类文艺节目等等,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老人吃得好不好,一直是向孔光关注的重点,他每个星期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一周菜谱,仔细检查着当天的菜品。

“我们对每周的菜品提前谋划,保证每天既有炖煮的菜肴又有烹炒的佳肴,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口味。比如星期一早餐是米线,午餐是排骨炖山药、蒜苗炒瘦肉、炒空心菜、青菜汤……”向孔光说。

“前两天王奶奶感冒没有胃口,向主任特意让我煮了一点稀饭给她,我先送去她的房间。”敬老院工作人员和杰双见我们好奇地看着她手中的碗向我们介绍道。

一手托起老人,另一只手拉起孩子。多年来,向孔光为了让孩子们在福利院收获家的温暖,舍小家为大家。他坚定地说:“来到这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幸,但我要让他们幸福。”

2017年3月,儿童福利院接收了一名患有脑性瘫痪、先天性心脏病等多重疾病的两岁左右弃婴。面对这样的特殊服务对象,向孔光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沉着冷静地应对。他制定了晚上工作人员轮流照护的值班表,每隔三个小时就轮换一名工作人员进行照护。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年多。到了孩子接受教育的年龄,由于瘫痪在床无法去学校上学,向孔光又主动联系学校老师说明情况。从2021年9月开始,学校老师直接到儿童福利院为孩子轮流送教,一直持续到孩子小学毕业。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但向孔光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他给自己定下规矩:老人、孩子们病了,第一个知情者必须是他,他亲自送往医院。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许多老人都得以健康生活,孩子们快乐成长。

当天下午,记者遇到了来自福贡县的12岁迪社华。他邀请我们到他的宿舍参观。整洁的环境、独立的卫生间、书桌、衣柜、空调一应俱全。他感激地说:“我来自福贡县,现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了,谢谢向叔叔带我来到这里,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小伙伴。以后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报答他。”

操场旁,只见向孔光陪着两个小朋友学习打羽毛球,“手应该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导致动作僵硬。手握拍要正确,确保能够灵活控制球拍……”

敬老院、儿童福利院集中入住的老人和小孩来自泸水市各乡镇的不同民族,包括傈僳族、白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向孔光告诉他们,尽管大家讲着各自少数民族的语言,保留着各自的风俗习惯,但在向孔光的带领下,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生活在温馨幸福的“大家庭”里。

“作为一名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政工作者,我将着力提升儿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工作水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用心用情地为老人、儿童做好医疗、康复、教育、安置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向孔光说。

责编:尹婷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