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在秋日的怒江体会美食带来的快乐

2024-09-06 22:14:18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明日即“白露”节气,怒江虽仍处盛夏的暑意中,早晚温差却开始愈发大了,北边的兰坪正经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过程……天气的变换,仿佛在提醒我们,是时候贴秋膘了。

怒江有哪些适合“贴秋膘”的美食?我们一起看看。

漆油鸡

贴秋膘美食,首推大名鼎鼎的漆油鸡。作为傈僳族的特色菜,漆油鸡做法简单,但口味一流。柴火烧热了大锅,敲一块漆油放进去,再把处理好的土鸡块,倒入翻炒,盖上锅盖焖几分钟,等到鸡块微微发黄,又加入清水温火炖煮,差不多一个小时后就可出锅。美味的漆油鸡配上几杯自酿的好酒下肚,就是当地人最为喜爱的进补方式。

(漆油块)

手抓饭

“手抓饭”是傈僳族、怒族风味特色的美食。接待客人或者过节时,当地人会在一个洗涤干净的簸箕内放切成小块的烤乳猪、土鸡、琵琶肉,荞米鸡肉拌饭和凉拌木耳、清煮南瓜、土豆及特色佐料等。吃饭时,人们以左手为碗,右手为筷。手抓饭和同心酒是傈僳族人待客的最高礼遇。如今傈僳族手抓饭已经成为怒江大峡谷饮食文化品牌,也是很多人到怒江的第一餐。

老窝火腿

老窝火腿是怒江州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一个地方名牌产品之一,当地的非遗美食。因其低盐、清香、柔软的特点和独特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说,老窝火腿已有1000多年腌制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就已成为大理国贡腿,产于泸水县老窝镇,其形状多为“琵琶形”或“柳叶形”。当地人选自然放养的土猪,在辅以玉米、绿菜、野菜,养殖两年以上,每年寒冬腊月,春节来临前屠宰,猪后腿用民间流传的传统制作工艺精心制作而成。老窝火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肥而不腻,食而不燥。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的特色小吃之一。石板粑粑的特色不在于原料,而在于炊具,当地人用石板当锅,把甜荞粉、红糖、清水和成的荞面糊,舀在锅内摊平,在火塘三角架上的石板上,不放油,而是“烙熟”,烙出来的粑粑松软、香甜。

普米饭肠

普米饭肠是傈僳族的特色美食之一。普米饭肠是以猪肠、大米饭、包谷米、生猪血、花椒面、草果面、盐、香油等为原料制作而成。可以用刀切成小截,用炭火烤着吃,或者切成片,用油煎熟至酥黄后食用。配上一碗清茶,边吃饭肠边饮茶,美味可口,别有风味。

火烧鸡

火烧鸡的制作方法很多,关键在食材的选择,而最佳的食材便是当地放养的“走地鸡”。走地鸡肉质紧实,拔毛清洗干净后,取出内脏用盐稍加腌制,放在炭火上烤,烤好的鸡肉外焦里嫩,再配上糊辣子,让人垂涎欲滴。

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是在外游子舌尖的乡愁味道,是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分享,是一种具象化的表达。在这个身体适合“进补美味”的季节里,快来体会美食带来的快乐吧。

(来源:“微游怒江”微信公众号)

责编:尹婷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