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桥横卧于玉龙河上,是啦井的标志性建筑和门户,也是啦井至营盘的驿道上的桥梁。西关桥地处隘口,雄伟壮丽,是典型的桥梁楼宇建筑,它曾是旧社会盐矿四个把持通道关口之一,对研究桥梁建筑、兰坪的盐矿历史、解放史,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11年,西关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桥,又叫兴隆桥,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西关桥始建时为双孔石木结构,建筑风格精致,桥中心建亭,两端建阁,两侧建有栏杆,置木坐凳。1980年因年久失修,西关桥倒塌,1999年啦井盐场电站用钢筋水泥材料仿照西关桥原貌进行重修,建成新桥。
这座古桥,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记忆,也是先辈智慧与记忆的结晶。然而,由于西关桥建于峡谷间,受风雨侵蚀,自然风化,及山间落石损坏,再加之年久失修,导致西关桥瓦屋面破损严重,部分瓦片有随时掉落的危险,桥体柱子、椽木腐烂,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为使西关桥继续屹立在岁月长河中,传承历史文化基因,对于西关桥的修缮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啦井镇党委、政府积极主动作为,成立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检查、保护工作,在桥梁周边设立安全提示牌、警示标语等,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争取到沪滇协作修缮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西关桥修缮保护。
修缮过程秉持“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原则进行旧貌复原,最大限度保留文物价值和历史风貌,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深入了解西关桥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结构特点,在保留西关桥原貌的基础上,对古桥的整体结构、破损部位进行精心修复。严格选用符合相关规范选材标准的木材、构件、同规格青瓦片,对使用的新木材、构件进行防虫、阻燃等措施,复原桥梁原有字画等彩绘……
经过数月修缮,西关桥修缮保护工程顺利完工。如今,这座承载着啦井历史与记忆的古桥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以雄伟的身姿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横卧在玉龙河上,宛如时光的廊桥,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更是历史的见证,传承着文化、凝聚着民族精神。
西关桥修缮保护工程的圆满完成,不仅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重新让西关桥成为啦井靓丽的名片,更是两地携手推动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生动实践,成为沪滇协作的情谊见证,一起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盐马古镇 宜居啦井”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