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帕镇双米底村坐落于碧罗雪山西麓,海拔1900余米处,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合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挂联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双米底村采取“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形式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将党总支建在产业一线,以“薯”光照亮产业发展之路,带领群众“薯”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组织有力探索产业发展新道路。自挂联帮扶以来,为稳步推进双米底村马铃薯产业品牌化,推动“双福”洋芋增产增收,怒江州中级人民法院结合双米底村产业发展实际,在前期调研、试种的基础上,持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异地引进新品种青薯9号种子10000斤,通过“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形式,支持村内开展马铃薯规模种植,进一步打造“双福”洋芋品牌,努力让“小作物”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组织协作共推特色产品大丰收。在马铃薯规模种植过程中,村党总支、驻村工作队、镇包村工作组始终重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组织一批工作经验丰富、具备农学经验的种植大户和党员担任推广员及技术员,示范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展技术指导,带动更多农户学种植、懂种植、种精品,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科学种植水平,推动合作社与群众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本村群众增收致富。
组织联动助力产品出山进城。今年五月以来,双米底村“双福”洋芋陆续上市,新品种青薯9号总产量高达8万余斤,总产值十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获增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挂联单位怒江中院、福贡供电局多方联动开展消费帮扶。与此同时,上帕镇与福贡福通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还签订合作协议,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双米底村马铃薯,实现就近消费帮扶。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村内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让致富的希望在边疆大地绽放出丰收的“薯”光。
来源:“康乐上帕”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