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怒江州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抓党建、补短板、争先进”的总体思路,聚焦部门主责主业,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工作举措,促进党建与交通运输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怒江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坚持“五个强化”抓措施落实
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组领导统一抓、党总支牵头抓、党支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安排2人专门负责机关党建工作。坚持把党建工作纳入党组议事日程,始终做到党建与交通运输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压紧压实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下属各党支部工作职责,确保机关党建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强化过程管理。采取党组学习、中心组学习、每周集体学习、交通运输“大讲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方式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学习教育。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带头落实每日工作动态报备制度。注重问题导向,抓实巡视巡察、审计及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成果。
强化创新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挖掘现有资源,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新路径。积极与中交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云南分院、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怒江片区项目部、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二部怒江片区项目部等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深度合作交流,促进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着力推动怒江综合交通项目建设,实现内外联通、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强化作风建设。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出台《怒江州交通运输局规章制度12条补充规定和负面清单》《怒江州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积分管理制度》等制度,重点从学习、会议、请销假、周末节假日报备、全天候值班等12方面加以约束管理,全面规范工作和权力运行。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规范公务接待、出差下乡、会议活动,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23年,怒江州交通运输局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直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财政部授予“节约型机关”称号。
强化统筹推进。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上级决策部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交通运输中心工作双融合双推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调解决,想尽办法推动大事难事,做优做细小事小节,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23年来累计协调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11件5922.63万元。
运用“五个引领”找实践经验
党建引领交通建设。面对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缺乏、专业技术不高的现状,主动与企业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结对共建。企业党支部积极发挥优势和作用,协助编制完成《泸水至丙中洛高速公路方案研究报告》以及“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中长期评估调整工作,加快推进云兰、鹤剑兰高速项目建设。中交援建怒江连心桥、福贡木尼玛大桥项目分别于2020年、2021年建成通车,贡山永拉嘎大桥、福贡架科底大桥于2023年开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有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2021年4月,怒江州交通运输局被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运输服务。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协调,2022年特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改“电脑操作”为“纸质考试”,有效解决了30名群众因文化水平低、电脑操作程序不熟悉而难以取得从业资格证的问题。主动送教上门服务,在泸水三河村组织开展旅客运输从业资格证集中培训,28名学员顺利取得从业资格证,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全州29个乡镇均设立民营快递网点,覆盖到建制村(社区)155个,覆盖率达60.07%。顺利开通六库至州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公交线路,中交泸水希望学校城市公交线路,福贡县城至马吉、匹河城乡公交线路等10余条,极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2023年9月,贡山县结束了无公交的历史。
党建引领公路管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2022年1月,兰坪县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新公路管理养护模式,积极与怒江美丽公路公司对接协调,2019年以来从建档立卡户、困难党员、群众中选聘1761名担任公路护路员,其中106名负责怒江美丽公路288公里的日常养护,每人补贴3000元/月,每年可增收36000元;选聘1655名负责全州农村5932公里的日常养护,每人补贴300元/月,每年可增收3600元。
党建引领新业态发展。组建成立怒江州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和怒江州快递行业协会,稳步推进网约车、出租车、货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通过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加强党组织建设,组建了8个党支部,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35名,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基本覆盖,促进网约车、出租车、货运、快递等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有序发展。主动与州总工会对接协调,正积极筹建交通运输行业工会,推动落实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激发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爱心奉献。党总支牵头,党员带头,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并奉献爱心,为挂联村(社区)困难群众、党员和患病职工自愿捐款,2020年以来共募捐45570元,其中捐款15070元支持抗击新冠疫情工作,捐款11700元支持挂联村集体经济“爱心超市”运转,捐款12000元给单位患病职工。组织开展消费帮扶3409元,近5年高考期间,组织100余辆公交车、500余辆出租车开展“爱心送考”公益活动。
突出“三个变化”展工作成效
路多了。1954年怒江州成立时只有600多公里的人马驿道,过江靠溜索,运输靠人背马驮。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如今怒江大峡谷已经天堑变通途,全州境内公路总里程达7327公里。1958年建成的跃进怒江汽车吊桥是怒江州境内第一座跨江桥,如今横跨怒江、独龙江、澜沧江的桥梁达160座,使“三江”两岸公路互联互通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2019年底兰坪通用机场通航,圆了怒江人民的“飞天梦”,实现了怒江综合交通运输“零”的突破。
路好了。2020年底保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怒江无高速公路的历史;2019年怒江美丽公路和怒江大道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怒江沿岸30多万群众出行条件,成为怒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脉”。全州29个乡镇和272个建制村实现了100%通硬化路、通客、通邮目标,危险路段生命安全防护设施全覆盖,乡村公路快捷联通了干线公路,道路更好更畅了,更加便捷安全了,人民群众出行得到了更好保障。
路美了。怒江美丽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提高了怒江的知名度,成为怒江交通的一张靓丽名片。2022年被央视推荐为全国12条“最美自驾路”之一,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其中小沙坝服务区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AAAA级公路服务景区。2022年1月1日正式发布施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美丽公路路域环境管理条例》,为管理好怒江美丽公路提供了法律保障。深入开展怒江大峡谷环境提升三年行动、绿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2022—2024年),建成路景融合、景随路移的绿美公路997公里,努力打造旅游休闲观光、自驾自助服务、民族文化体验、边疆党建长廊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工程。
(怒江州交通运输局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