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怒江州财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财政业务同频共振,让红色基因融入广大财政干部血脉,把红色基因转化为财政工作的动力源泉,着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思想同心,提升政治素质
牢固树立财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意识,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财政工作的实践中。培育“先锋财政、服务民生”党建品牌,牢记“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神圣使命。以“志愿服务为民先锋、担当履职服务先锋、质量为王效率先锋、乡村振兴示范先锋、文化创新活动先锋”为目标,坚持“财为政用、利为民谋”,工作中突出“先锋”、“服务”,让“财”运行于“光”下、“财”致力于“效”上、“财”情系于“民”中,打造阳光财政、高效财政、服务财政,使“先锋财政、服务民生”的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紧抓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站位。一是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三边三好”重要指示、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建设“书香财政”。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以机关阅览室优质图书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形成“天天有好书,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书香伴全年”的阅读氛围。同时,注重运用干部在线、云岭先锋、学习强国等线上阵地,以红色文化激发财政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三是举办“文明讲坛”。举办“奋进新征程、共圆中国梦”等主题的文明讲坛活动12期,通过唱红歌、诵经典,增强财政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队伍同建,增添人才动能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释放人才队伍活力,持续注入怒江财政高质量发展人才新动能。(一)办好“财政讲堂”。以“干部轮流上讲台”为主要形式,每周二通过党组书记开讲、领导班子带头讲、科室负责人示范讲、普通党员主动讲、全局干部职工人人讲以及邀请专家学者专题讲的方式,讲理论、讲政策、讲业务,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和工作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学习政策业务,持续抓好财政干部学习教育和培训,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工作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干部创业的热情。(二)注重实践锻炼,示范引领提素质。注重锻炼培养年轻党员干部,选派9名优秀干部参与省厅跟班学习、重大工作专班、驻村帮扶等外派工作,选派干部参加巡视巡察、专项检查等,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文化同融,凝聚奋进力量
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争创先进机关等为抓手,将党建文化与机关文化融为一体,制作以弘扬传统文化、中共党史、廉洁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阵地,提炼“诚实守信 守法崇德 担当奉献 奋勇争优”机关精神,打造一桌、一栏、一坛、一室、一家、一风、一廊、一队、一牌、一册的“十个一”文化阵地,制作《奋进财政》专题片,创建“八有”党员活动室,开展“怒江美·财政情”主题职工才艺作品展示活动,让财政干部开展活动有平台,展现能力有舞台,用文化共识凝聚起奋进力量,激发干部职工展示自我、追求卓越的昂扬风采。
工作同步,推动提质增效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财政主责主业同向发力。
党建+生财,强化财源建设。局党组班子带头,党员积极参与,狠抓收入征管,争取上级更多支持,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不断培育壮大“财政蛋糕”。2021年至2023年,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4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0.77亿元,累计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341.52亿元,安排全州衔接乡村振兴资金67.7亿元,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怒江篇章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党建+用财,树牢为民服务意识。一是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从严从紧控支出。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勤俭节约,推动过紧日子成为习惯。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关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缴管理相关文件,加强和规范差旅报销事项。二是增强宗旨意识,全力保“三保”。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积极落实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政策,全力兜牢“三保”底线,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1年至2023年,全州重点民生保障支出315.96亿元,“三保”保障到位。
党建+管财,规范资金使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财政安全、高效运行为目标,聚焦财政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紧盯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管等各环节,纵深推进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以扎实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强化财会监督、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
党建+育财,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树牢安全意识,增强底线思维,进一步健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出台《怒江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办法文件,进一步健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地方债务风险“1+6”化解方案,分县(市)做好方案审核并出具意见,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化债目标和时限。强化风险动态监测,坚持定期通报,及时提示预警,做到债务风险早分析、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确保政府债务风险不暴雷,守住风险底线。
廉政同建,打造清廉财政
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关党建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定期听取和研究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科室教育管理,定期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向局党组汇报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制作局机关廉洁文化警示墙,打造“十个一”文化阵地,营造廉洁文化浓厚氛围。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讲好清廉建设故事,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参与怒江州“最美家庭”、“清廉家庭”等推荐,杨翠香家庭获省级“清廉家庭”荣誉。
感情同鸣,传递财政温度
开展“三服务”工作。动态建立“三服务”项目清单,引导财政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在服务过程中提高党性修养,担当社会责任,传递财政温暖。一是做好政策上门。做好减税降费政策、非法集资宣传进企业,搭建“政银保企”合作平台,为企业上门送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企业面对面沟通对接,服务实体经济、中小企业。二是与基层结对共建。参与支持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安置点建设“党员红色微菜园”,采用“党建+农业园+农户”模式,解决社区增加集体经济和剩余劳动力、低保户、建档立卡户等弱劳力群体就业问题,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为群众办实事。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我为群众解一忧”,做好志愿服务、挂联帮扶、定点包保、“三双”和节日慰问等工作,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
坚持党建带群建。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团员主题党日,组织党员积极参加气排球、篮球等职工运动会,参加“三八”妇女节活动、工会活动,构建党建带群建工作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