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党建+”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怒江州妇女联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

2024-07-30 16:12:29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通讯员 杨利

五年来,州妇联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实“党建+五大巾帼行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妇女儿童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红色引擎”激发强劲“红色动能”,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州广大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怒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她”力量。

党建+巾帼心向党,立足党性锻造,增强政治思想定力,引领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开展“巾帼心向党”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贯通起来,深化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引领广大妇女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与党同心同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全州各级妇联组建84支巾帼宣讲小分队,开展线下线上宣讲活动500余场次,覆盖2万余人次,引领广大妇女更加坚定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参与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共产党的好说不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宣讲”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每年举办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活动,用正面宣传激励力量。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建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把牢意识形态主动权。

党建+巾帼她力量,立足队伍建设,激发组织活力,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巩固提升“破难行动”成果,从深处着力、向精准发力,补齐短板、补强弱项、打牢基础,以创新思维和赋能举措,把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重构妇联组织新形态,树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思维,让广大妇女在身边就能找到妇联组织、享受妇联组织提供的服务,增强妇女对妇联的依赖感和信任感。配齐建强“核心组织”,基本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妇联联动的工作格局,圆满完成女性进村(社区)“两委”工作和村(社区)妇联组织换届工作。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真情化服务、特色化培育”为目标,全力推进基层妇联组织规范化建设,截至2023年覆盖率达54.29%。激活创新“她组织”,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工作原则,采取“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工作方式,在两新组织中逐步建立妇联组织。在全州“两新”组织中已建妇联组织135个。城乡基层“妇女之家”广泛覆盖,创建基层“妇女之家”351个、“妇女微家”605个,积极组织妇女开展各类学习宣讲、家庭教育、文艺演出等活动。

党建+巾帼建新功,围绕中心大局,提升执行能力,团结广大妇女奋力建功新时代

坚持“党建领航”发展思路,通过建组织、链资源、促发展,建新功。充分发挥“联”字优势,以“巾帼建新功”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巾帼行动”引领广大妇女把自身的追求奋斗融入怒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之中。在乡村振兴方面,五年来,全州各级妇联组织动员妇女参与各类技能培训近千场次;开展“春风行动”参与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6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提供免费服务近万人次;创建“妇”字号基地,国家级巾帼农业示范基地6个、省级巾帼农业示范基地12个、省级巾帼家政示范基地1个、省级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2个;实施“巾帼创业金融扶持行动”,为478名创业者提供7596万“贷免扶补”贷款,有效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施新市民计划,在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共开展“送技术、送岗位、送法律、送安全、送健康、送文明、送温暖”等七送巾帼志愿暖心活动七千余场次。在文明创建方面,一手抓涵养家风, 一手抓带动社风,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绿色家庭”“清廉家庭”等选树活动。2019年以来荣获全国“最美家庭”5户,云南省“最美家庭”15户,抗疫“最美家庭”7户,“绿色家庭”13户,“清廉家庭”12户,评选州级“最美家庭”239户,“绿色家庭”100户。在怒江妇女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家庭先进典型近百期,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在民族团结方面,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活动,着力把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不断丰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载体,2020年至今全州共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家庭8489户。在家庭教育方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指示要求,不断覆盖升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实施,开展线上线下宣传27场次,受众3846人;开展家长培训5场次,受众382人;连续三年举办“云南省家庭教育骨干培训怒江班”,培育家庭教育骨干教师231人;开展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主题活动185场次,受益家长儿童6798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落细落小落实。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紧扣“家健康”行动,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与农村“五净一规范”家居内务整治提升相融合,开展卫生清理万余场次,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活动5000余场次,巾帼志愿帮扶带动活动5000余场次;开展“建三园 植绿护绿”巾帼行动百余场次,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打造“美丽庭院”30206户,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在疫情防控方面,积极倡导60岁以上妇女接种疫苗,争取资金17万元、物资40余万元,支持边境县(市)疫情防控工作及走访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基层妇联干部,配合做好特殊困难妇女儿童关爱工作,各条战线的妇女坚决当好疫情防控的执行员、宣传员、战斗员、监督员,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应有贡献。

党建+巾帼暖人心,围绕基层实际,强化作风转变,提升广大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

将强化作风建设,抓实妇女儿童维权关爱,参与社会治理列入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工作内容,把“三访四察五送”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关于作风革命效能革命部署要求的具体实践,2022年至今,基本实现农村家庭全覆盖走访。建立每月重点工作清单制、分片包干制、“一月一报送”等工作制度,调度、明察暗访 、曝光、通报等督促机制,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妇女儿童事业提供依据。近年来,开展“法律七进”普法宣传活动1314场次,发放婚育新风倡议书3万余份、各类普法宣传资料近28万份;开展普法宣讲464场次。接待妇女来电来访案件337件,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纠纷281件,为9名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先后实施“五月天春蕾计划”、“武警春蕾计划”“关爱行动计划”等助学项目,总共资助学生1331人(其中:小学生1231人,高中生100人),资助金额共计198.98万元。2023年在怒江州民族中学开办云南省寄宿制春蕾高中班,女生50人,每届(三年)办班经费总计38万元。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惠农政策、婚育政策、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宣讲等送政策活动四百余场次,受众12万人次。实施“两癌”免费检查补助项目,共补助245人,166.8万元。“三访四察五送”活动全面准确把握了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了服务妇女群众工作力度,强化了作风转变,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党建+巾帼展风采,树立广大妇女标杆带靓半边天

全州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以张桂梅等妇女先进为榜样,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涌现出更多的优秀妇女,在推动怒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贡献了巾帼智慧和力量,为广大妇女树立了标杆,带靓了“半边天”。五年来,推荐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省级“三八红旗手”6名,“三八红旗集体”2名;全国巾帼文明岗3个,巾帼建功标兵3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1个,省级巾帼文明岗10个,巾帼建功标兵4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4个;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2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2个。

五年来,州妇联党组用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决扛起党建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开拓进取、担当作为,有力推动全州妇联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怒江妇女儿童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责编:姬杨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