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怒江人丨八玉胡:一家三代人的草果种植“接力赛”

2024-06-18 10:43:32 浏览:{{ hits }} 来源:学习强国怒江学习平台 作者:通讯员 高庆英 蒋伯权 张翔

接过爷爷和父亲手中的草果种植“接力棒”,他访农户、传技术,扎根基层,行走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峡谷深处,努力当好农技推广的传播人,为当地草果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就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党总支副书记八玉胡,也是2023年“怒江州先进科技工作者”。

泸水市蛮英村一角

6月份,泸水市蛮英村小横沟组的草果进入了盛花期,一株株绿油油、修长的草果树长势喜人,其根部开出的一簇簇嫩黄色的花格外引人注目。花瓣中间,金黄色的花蕊顶端粘着花粉,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

八玉胡查看草果花

“大家在除草过程中要十分小心,不要碰到花粉,否则会影响草果的产量……”大清早,八玉胡就在草果地里上起“课”来,向种植户讲授草果开花期的管理要点,这样的田间小课堂,八玉胡已经记不清开展了多少次。

三代接力助推草果产业绽放光彩

“在草果堆里长大的山里娃儿。”八玉胡常常这样调侃自己。

1975年,八玉胡的爷爷普卖付在蛮英村小横沟中药场试种了怒江州的第一株草果苗,此后的40多年里,草果逐渐成为怒江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金果果”,成了怒江州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和文旅融合的一张新名片。

八玉胡和父亲检查草果苗生长情况

在八玉胡爷爷和父亲的努力下,蛮英村草果的种植技术不断成熟,知名度也随之提升。“我爷爷开启了怒江种植草果的先河,我爸爸则把我们村的草果卖到了怒江州各地,2010年,我继承‘家业’,开启了‘第三代草果种植户’的奋斗之路。”八玉胡笑着说。

草果

从爷爷到父亲,再到自己,八玉胡一家三代始终奔走在怒江草果产业发展一线。“爷爷和父亲身上敢闯敢拼的那股劲儿,始终激励着我投身草果事业、致力于推动草果产业的发展。”八玉胡笑着说。

“八副书记的爷爷和父亲我都认识,祖孙三人都是良心人啊,没有他们的付出,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呀!”提起八玉胡一家,今年54岁的密老六不禁竖起大拇指。

引领草果产业蓬勃发展

在爷爷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八玉胡很快掌握了草果种植的关键技术,成长为一名草果“专家”。

据悉,2016年之前,蛮英村的草果苗基本靠外部采购,因“水土不服”,草果苗存活率偏低。当时的八玉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这样下去会严重限制草果产业的发展。于是,八玉胡果断修建了一个草果育苗基地,决定自己育苗,在历经了将近两年的尝试与坚持后,终于在2018年成功培育出草果苗。“‘亲儿子’才好栽培嘛,哪里出问题也好‘调教’。”八玉胡捧着一株草果苗乐呵呵地说。

八玉胡给村民讲解草果种植技术

同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蛮英村的草果种植规模,鼓励更多人种植草果,八玉胡作为主要创办人,成立了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中药材种植协会(以下简称中药材种植协会)。“目的就是把愿意种植草果,有致富愿望的村民组织在一起,通过定期开展培训、邀请科技部门和专业人士来指导等方式,让他们能够系统地学习草果种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搭建起一个草果种植交流平台。”八玉胡介绍道。截至目前,中药材种植协会已有57位会员。

近年来,在怒江州科学技术协会等挂职单位的支持下,结合蛮英村地理、气候、人员素质等情况,八玉胡带领中药材种植协会大力推广草果种植,传播种植技术。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八玉胡还将自家育苗基地的草果苗免费发放给村民,自2018年至2023年,八玉胡已累计向村民发放草果苗18万株,使蛮英村草果种植面积在短短五年间增加了1000余亩。

“八副书记不仅给我们发草果苗,还教我们种植技术,怎么种植、怎么管护、多久浇一次水……他都认认真真教我们,我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蛮英村小横沟组村民胡大才说。

八玉胡收购草果

“草果种出来卖给谁?”无疑是种植户们最牵挂的,但蛮英村的种植户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因为他们的八副书记不仅包草果苗、包技术,还包收购。“去年我们家收了6000多斤新鲜草果,八副书记都帮忙收购了,卖了将近28000元呢,销路有了保障,我们就可以安心地种了。”胡大才高兴地说。

截至2023年,蛮英村草果种植户达120余户,种植面积达2100余亩,2023年草果收益达430余万元。

绘就草果产业新画卷

走进八玉胡的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初见雏形的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平房,原来,这是八玉胡自己设计的草果粗加工厂房。

干草果

八玉胡告诉记者,目前蛮英村的部分种植户还采用“柴火烘烤+自然晾晒”的传统方法加工草果,传统加工方法容易受天气影响,而且纯手工翻制也容易造成受热不均匀,导致草果卖相不好。

八玉胡指导村民掌握草果烘烤技术

为了能让村民的草果卖个好价钱,除了在传统方法加工过程中及时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外,八玉胡还积极寻找新技术,尝试突破传统加工方法的局限。“厂房建成后,我打算购买一批草果电烘烤设备,带领村民们更科学地加工草果。我已经考察过了,用电烘烤设备加工草果既环保又节约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草果的品相,更受消费者的喜爱。”八玉胡边指着厂房,边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规划。

在蛮英村村民委员会的图书室里,常常能看到八玉胡看书学习的身影。“做农业学习很重要。”这是八玉胡常说的一句话。无论平时再忙再累,八玉胡总是想方设法抽时间看书学习,并利用到市里开会、培训等机会,积极与同行交流探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草果种植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也希望将自己所学传播给更多的人,通过以人传人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专业技术,更科学地种植草果。”八玉胡说。

坚守、踏实、创新,是八玉胡对一名优秀农业工作者的理解和追求。扎根故乡,他以真心获得支持,以耕耘赢得信任,带领村民致富,成为照亮峡谷深山的一束光。

“农业需要时间和汗水的投入,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才会有好收成,同时也要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和时代的发展。我将研究更多草果种植的新技术、新方法,结合蛮英村的自然条件,探索更多的发展路径,让蛮英村不仅有茂盛的草果林,还能有更多的农产品,为乡亲们带来更广泛、更稳定的收益。”八玉胡说。

责编:姬杨  二审:马恩勋  三审:马恩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