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泸水登埂澡塘:神秘与原始魅力的展现

2024-06-11 17:17:09 浏览:{{ hits }} 来源:云南网 作者:段国春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一个魔性的地方,它一直都以神秘、原始的形式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在听命湖边呼风唤雨,在盘山公路上与灵动的怒江金丝猴、呆萌的小熊猫不期而遇,亘古长流的大怒江与半山腰上星星点点的少数民族居住交相辉映,一切彰显的是自然神奇与人类智慧的交融。然而,泸水的神秘与原始魅力不仅体现在其自然景观上,更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之中。登埂澡塘作为泸水的一处瑰宝,承载着千年来的传承与神秘,向世人展现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起奔弹唱 罗金合 摄

  登埂澡塘的前世今生

  登埂澡塘坐落于泸水市高黎贡山山麓,紧挨怒江,距离州府六库仅十余公里。这里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是傈僳族群众和温泉文化喜爱者最为向往的胜地。

  据《云南史料》记载:“热水塘无人户,每年春节土人群聚于此入浴。男女老少来会者五六百人,各携带寝具、炊具、食物等进行数日沐浴治病”。民国《庐水志》记载:“每年春初汉夷聚集洗澡对歌”“年关后的十日之集合,名为澡塘会,到温池沐浴,男女混杂,口歌脚舞,人民一年之俱乐斯会也”。

  澡塘的来源充满神秘色彩。相传很久以前,寨子里住着两个漂亮的傈僳姐妹,她们聪明能干,能织出非常好的布,绣出最美的花,会唱最动听的歌。头人硬要娶她们为妻,但姐妹俩誓死不从,于是被迫跑到高黎贡山的悬崖上纵身跳下去,她们的血液就变成了登埂热水塘的泉水,让穷苦百姓洗澡除毒祛病。傈僳族人民为了纪念她们,每年春节都到登埂澡塘洗澡,怀念姐妹的“木刮布”。

澡塘会盛况 郭子雄 摄

  独特的习俗使傈僳族文化更加神秘

  登埂澡塘会,以其独特的习俗成为傈僳族文化中一抹神秘的色彩。每年野樱桃花一开,怒江两岸百里十乡的傈僳族群众便会呼朋引伴,相继带着行装,备齐食物,到澡潭边安营扎寨,开始一年一度的澡塘会,前后延续三四个数月。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每年一次的澡塘会就成了怒江两岸傈僳族群众传递信息,交流生产生活经验,互相建立友谊,增进感情的最好机会。因此,当地人称登埂澡塘为和谐之塘。

  澡塘会成了怒江靓丽的文化名片

  登埂澡塘原先共有十六眼大小不一的天然温泉,沐浴条件都不是很好。1980年由政府拨款清理了温泉源头,修缮了两处浴池,改善了群众沐浴条件,并在当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举办了首届春节澡塘赛歌会。从那以后每年这时候都要举办澡塘赛歌会。近年来,政府又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步道、建了厕所、安装了路灯,澡塘的基础设施得到改造提升,极大地方便了前来泡澡的群众。

澡塘春浴 郭子雄 摄

  登埂澡塘会还有两个别名,分别是物资交流大会和骡马大会。因为每年前来泡澡、观光旅游的不下几万人,所以每年山上的老乡会把漆油、土布、民族服装、蜂蜜等好东西拿来变卖成钱。附近有头脑的村民也会到澡塘边摆摊设点,卖些炸洋芋、炸臭豆腐、凉粉等小吃。在交通不便、农机尚未普及的年代,骡马是山区群众最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劳动助手。一些大理、保山的客人在澡塘会时也会赶着骡马前来贩卖。

澡塘春浴 郭子雄 摄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门在澡塘会期间,还会组织民间艺人给游客表演最具傈僳族文化特色的摆时、刮克的民歌,以及上刀山、下火海等民间技艺,让游客大饱眼福。

责编:尹婷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