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耀:用笔和镜头记录最美“警”色

2024-05-08 10:10:28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怒江日报 作者:和宁茜 麻学荣 胡昱

余光耀(右)在采访记录。和宁茜 摄

他常年奔波在基层一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移民管理警察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展示队伍形象,让群众及时了解边境警务资讯。他,就是怒江边境管理支队蛮云边境检查站负责宣传工作的民警余光耀。

梦想:让他踏上从警路

余光耀今年25岁,来自“红色之城”贵州遵义。由于爷爷和叔父都当过兵,从小受他们的熏陶,余光耀便立志参军报国,接过接力棒,赓续红色基因。“小时候看见爷爷和叔父穿着军装的样子很威武,我发誓长大后也要去当兵。”余光耀说。

2017年6月,高考结束后,余光耀参军入伍来到怒江。刚到怒江时他在怒江边防支队轮训队从事后勤工作。2019年1月武警公安边防部队体制改革,他光荣地成了一名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在蛮云边境检查站的执法执勤岗位上工作。

“在边境管控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看到身边一幕幕感人的瞬间,于是决定好好学习写作,把移民管理警察的感人故事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从那时起,余光耀有了目标——用手中的笔真实深情地记录移民管理警察,用照相机定格他们最感人的瞬间,用摄像机记录戍边卫士的身影。

学习:汗水不会被辜负

刚开始接触宣传工作时,余光耀的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因为之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以前我只会散文写作,不会写其他体裁的文稿,更不熟悉照相机和摄像机的操作。”余光耀深知作为一名宣传民警,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干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为此,在完成好岗位工作的基础上,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通过参加网络摄影培训班学习视频剪辑,到怒江州融媒体中心跟班学习,向资深记者和通讯员学习写作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拍摄水平。

写作时常需要加班加点和熬夜,废寝忘食也是常事。余光耀坦言,很多时候为了构思主题和内容会睡不好觉,有时候半夜醒来突然想到一个好标题,会立马起来记录下来。他认为,一篇好文章就是这样慢慢打磨出来的。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凭借对宣传工作的热爱和勤学苦练的干劲,勤能补拙的余光耀进步得很快,他逐渐从一名“宣传小白”成长为宣传带头人。“小余在工作中能够精准把握宣传重点,通过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表现方式,将移民管理警察的日常工作、边境管控、服务群众等工作有效地传达给广大群众。同时,他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极大地提升了移民管理警察戍守边疆的宣传影响力。”怒江边境管理支队蛮云边境检查站副站长黄科说。

工作:时刻冲到第一线

时刻保持“冲锋陷阵”的姿态随警作战,是余光耀的工作常态。他随时随地都拿着一部相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不是在一线各岗位采写,就是在风尘仆仆赶往现场的路上。随时“捕捉”好的新闻线索,对一名宣传工作者来讲尤为重要。有一次,同事在外巡逻时突然下起了暴雨,余光耀听到同事在对讲机里说狂风将执勤点的帐篷全都吹翻了,他们仍然在风中坚守着岗位。

出于对新闻敏锐的“嗅觉”,余光耀立马停下手中的工作,拿着相机,冲到现场,拍摄了执勤民警们在暴雨中坚守岗位的画面,后来用这些“珍贵的”画面制作了一个短视频,被新华网、国家移民管理局抖音号等媒体转发推送,阅读量达到60万。“平时我们都是被记录者,小余很少出现在镜头里,但是他在镜头后同样也经历着风吹日晒。他把我们工作的瞬间都定格在照片里,成为我们以后回忆的一部分,我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怒江边境管理支队蛮云边境检查站民警金果说。余光耀的镜头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捕捉到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他能用镜头传达出被记录者的情感和故事,让移民管理警察的工作和生活被更多人了解。

“小余,你看看这篇新闻稿应该怎么修改。”“今天支队要开展这个活动,你教教我照片应该怎么拍。”……余光耀尽管年纪小,但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谦虚的性格,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当同事请教他时,他都会耐心帮助,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他们,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更多的新闻宣传人才。“小余对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无论是策划宣传方案,还是执行具体工作任务,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同事贾娇说。

从事宣传工作3年以来,余光耀先后采写了新闻稿件500余篇,部分作品被《人民日报》《云南日报》“学习强国”等各类媒体刊发转载,其中视频《风雨中的坚守》被新华网转发,稿件《今天,他们不再是视频通话里才能见到的爸爸妈妈》被新华社刊发,散文《父亲的“名义”》荣获2023年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文艺文化作品文学类一等奖。他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优秀公务员”一次,“个人嘉奖”两次。

“我将持续发扬担当和奉献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怀着对宣传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用笔墨传递民警心声,用镜头记录最美‘警’色,让更多人看到警徽下的无限荣耀,了解移民管理警察的奉献和坚守。”余光耀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不在执法一线,却常常冲锋在前,不常有鲜花掌声,却在幕后默默奉献。在怒江边境管理支队这个大家庭中还有很多像余光耀一样的宣传民警,他们用镜头记录戍边民警的感人瞬间,用文字抒写警徽背后的苦辣酸甜,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发光发热,在忙碌的工作中收获成长与感动。

责编:姬杨  二审:李小红  三审:李小红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