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增龙:大竹箐村的“带头人”

2024-04-17 10:10:23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怒江日报 作者:王江利 王忆秋 通讯员 和毅

走进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石登乡大竹箐村,眼前呈现的是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房屋错落有致,路面整洁干净,老人休闲漫步,孩童嬉戏打闹……村民说,这些年,村里的变化离不开一个“带头人”。

村民口中的“带头人”叫胡增龙。从1993年起,他先后担任过村里的计生员,村委会副主任、副书记,现任大竹箐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同时担任村级网格长、“法律明白人”。

作为村干部,胡增龙抓的事可不少,开展道路硬化、产业帮扶、安全隐患整治、人居环境提升,为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提供服务,调解纠纷、宣传政策法规……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村民服务。

随着农村载客面包车日渐增多,交通安全宣传任务也日益加重,乡里决定在各村建立交通劝导执勤点。胡增龙组织党员、护林员、网格员、村民积极参与到执勤点建设中,不到半个月,执勤点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交通劝导执勤点,党旗高高飘扬,党旗下,胡增龙正带着执勤人员登记车辆、人员信息,进行交通违法行为劝导。一开始,驾驶员对劝导工作有抵触情绪,不愿配合。胡增龙组织村“两委”班子到村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对参与交通劝导的村民进行业务培训,引导驾驶员、村民积极配合交通劝导工作。

在执勤点的登记本上,清楚地记录着进出人员信息和开展交通劝导的结果。2023年以来,共登记外来人员1200余人、进出执勤点车辆1800余辆,开展交通劝导400余次、普法800余次……在胡增龙的努力下,村民逐渐养成了文明出行的习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乘车中也会自觉抵制超载行为,主动佩戴头盔和系安全带。

胡增龙还是村民的“贴心人”,村民遇到什么难事,想到的都是他,都想听听他的意见。

2022年6月的一个夜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熟睡中的胡增龙。“胡书记,我丈夫酒醉跟我争吵,影响邻居休息,怎么说也不听,你能不能过来一下!”大竹箐村陡大坡组村民李某某在电话中显得很是焦急。

胡增龙立即驾车前往其家中了解情况,得知李某某的丈夫曹某某酒后多次打骂她,胡增龙并没有急于讲道理,而是等曹某某酒醒后才开始对夫妻俩进行调解。他结合典型案例,给双方讲解家庭暴力给家庭和孩子带来的伤害。最终,曹某某认识到自身错误并当场向妻子道歉。第二天,在乡妇联的参与见证下,派出所民警向曹某某出具并宣读了家庭暴力告诫书内容,这也是大竹箐村首份家庭暴力告诫书。经后续对曹某某的跟踪教育、普法,未再发现其有家暴行为。“多亏了胡书记,现在我们的家庭和睦、幸福。”李某某感激地说。

如今,胡增龙已年过半百,但他表示,还想为村里各项建设尽自己所能,“等年轻的村干部熟悉村里的工作,我就可以放心把重担交给他们了,那时,我们大竹箐的生活一定比现在更好!”

责编:姬杨  二审:李小红  三审:邬俊飞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