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闻工作者”——陆娉婷
当记者是我的追求 也是我的信仰
以文为戈、以笔为枪,因为挚爱、所以执着,是对她最好的描写。从业15年,她始终在一线、在路上,用笔尖记录时代,用镜头见证发展,用态度端正试听,用温度感化人心。为你、为我、为社会,讲述着人们心中的怒江故事。
对怒江很多读者尤其是习惯从报纸上获取资讯的读者来说,“陆娉婷”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因为她首先是通讯员,然后才是编辑、记者。
“从来都没有考证过,在这个什么都以‘快’当头的年代,新闻理想对媒体人意味着什么。于我而言,在这个人人都是新闻人、个个都是传播者的信息时代,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信仰。”没有故作的客套,一见面,作为州融媒体中心采访采集部主任的她便开门见山。
因为喜欢
她走上新闻路
15年前,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但痴迷于文学的陆娉婷便时常向《怒江报》副刊投稿,而《怒江报》也秉承扶持、培养文学新人的宗旨给了她的文字一片栖息之地。机缘巧合,2008年,手捧怒江报社抛来的“橄榄枝”,她幸运成为一名报人。
因做文学副刊,创作、编稿算得上是陆娉婷的长项。但她知道,作为新闻单位一份子,仅会创作、编稿还远远不够。于是,创作、编稿之余,她主动学习新闻写作,跟着前辈外出采访,看他们怎么提问、怎么记录、怎么拍照、怎么写稿……前辈经常教导她:稿件不能有丝毫偏差,有时一字之差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政治性错误甚至停刊。对于刚告别讲台又整天与文学打交道的她来说,这样那样的“规矩”显然都是束缚,更要命的是,对于非新闻专业出身的她而言,这样的“板着面孔说话”,实在是对副刊这个版块的极大挑战。
“或许,正因这样的束缚和挑战,这份职业才如此吸引我。”陆娉婷说,在师父的指导下,她努力学习新闻写作技能,主动要求到记者部轮岗。这样的磨砺让她逐渐明白,原来报纸和各平台上看似巴掌大的“豆腐块”,其背后竟要付出这般辛苦!也因为这样的认识,她说,15年来,每有稿件刊于本报或省级以上平台,特别是获得这样那样等次的奖励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便从心底涌起,“当一名好记者”的理想也更坚定。
因为理想
她为新闻不后悔
15年来,陆娉婷始终用双脚丈量时代发展,将镜头和笔触对准群众,将信念和情怀融入字里行间。
从2017年轮岗到记者部(采访采集部)至今,每次走基层,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雨,陆娉婷都和男记者一起,走田间,蹲地头,话火塘,宿农家,足迹遍布怒江大地,从不因为自己是女记者而向领导提出有别于男记者的要求。最终,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故事,在她和同事全方位的挖掘下得以呈现,他们用生动而真实的文字、鲜活而动人的图片和视频记录社会点滴变迁,也为怒江的发展留下了有迹可循的资料。
在陆娉婷的记者生涯中,与好新闻相伴的,还有不期而至的惊险。2016年2月16日21时许,她和同事结束对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的采访后驱车返回镇上,突然而至的滚石,差点将他们乘坐的车辆推入滔滔怒江,前挡风玻璃和车顶被砸得面目全非,而一块重约3公斤的石头不偏不倚地落在她坐的副驾驶位置上,求生的本能让她双手抱头,身子努力前倾才逃过一劫。尽管惊魂未定,但因职业驱使,回到客栈的他们还是颤抖着打开电脑,完成稿件撰写,修改,上传……
当记者15年,陆娉婷采访过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何龙海、杨义飞同志,因为文字的力量,他们被人们记住;采访过和倩如、杨明金、桑南才,因为文字的力量,他们走进公众视野。采访中,除精心准备采访提纲外,她充分发挥女性记者优势,尽可能做到更平和,更柔婉,最终以更细腻也更独到的视角,完成了对上述对象及其家属的采访。让她印象深刻的,是近一周的沉浸式采访,跟着乡村邮递员桑南才爬陡坡、涉寒水、进农家,重走桑南才“一个人的峡谷邮路”,更加深切体会到桑南才的艰辛和不易,也更激发起她对基层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采访采集部负责人,陆娉婷带着记者深入隔离点,采访了4名女医护人员在3天72小时中的战疫点滴,客观记录了怒江医务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的真实故事。
当记者这15年,陆娉婷目睹采访对象的职场状态,看到他们的欢喜,也看到他们的不易;领略许多活动的精彩盛况,也体会到幕后人的繁琐劳动。15年来,不论是歌颂真善美,还是报道假恶丑,她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不敷衍,不矫情,力求让每一篇稿件有温度、有深度。
因为无悔
她被新闻深情拥抱
“过去15年,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年华,这样的年华,我全给了新闻。”陆娉婷说,作为一名记者,尽管平凡,但她始终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诠释着对新闻的热爱和敬仰。
因为这份热爱和敬仰,新闻也深情拥抱着她。15年来,她采写和创作的新闻、文学作品几乎每年都有获奖,其中,《家住高黎贡山》同时获得云南新闻奖一等奖、云南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和云南报业新闻奖三等奖3个奖项;《回乡离乡》《迪麻洛》《行走“丙察察”》获云南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托厄哈扒”桑南才:一个人的峡谷邮路》《怒江,书写中国减贫事业的精彩篇章》获云南报业新闻奖一等奖......她个人先后于2017年、2019年、2020年被州委宣传部评为“怒江州优秀新闻工作者”。
“这些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尽管做了15年记者,但陆娉婷说,因为未知的采访和未知的采访对象,她每天还是会感到紧张和焦躁。“记者这个行当,要学的东西太多,就像在深海里游,慢不得,拖不得。”不过她表示,自己同样享受在大峡谷的山山岭岭,迎着太阳或暴雨奔跑,让汗水雨水顺着眉间流下,让眼睛看到阳光与阴影,让心稳稳地贴于大地……
陆娉婷主要事迹
从业15年来,她用笔记录怒江发展,用脚丈量怒江山川,所采写作品多次获云南新闻奖、云南报业新闻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奖。在媒体迭代浪潮中,她始终坚持把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始终保持热气腾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她热心挖掘新闻故事,由她率先采访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杨明金、乡村邮递员桑南才的典型报道,一经推出便引发关注,最终,杨明金获云南省第七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桑南才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八届云南省道德模范”“诚信之星”“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来源:(怒江传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