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生态卫士”——王建华
这片苍翠秘境的守护神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日复一日的坚守,年复一年的护卫;与山川江河共生,与珍禽百兽系共存;步履不停,情系秘境,山高水长,映照初心。
“叽叽叽…” 晨光熹微,青山如黛。一阵翠亮的鸟鸣声从山间传来,这种鸟叫声对经验丰富的王建华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一听就知道是白尾梢虹雉发出的叫声,这让王建华和他的同事们都异常兴奋,因为白尾梢虹雉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珍稀物种,被当地人视为难得一见的“神鸟”。于是,他和同事们加快步伐,翻过悬崖峭壁,向山林间匆忙赶去。
2001年1月,22岁的王建华来到贡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坚守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事业的第一线。2007年5月18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珍稀动植物知识,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2016年10月至今,他一直当任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管护分局丙中洛管护站站长。二十载峥嵘岁月,矢志不渝。他和他的同事们时常穿行在人迹罕至的山林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他是高黎贡山的“活地图”,是丙中洛管护区的生态卫士。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这个被称为“人神共居”的苍翠秘境。
恪尽职守,日日护守
位于怒江大峡谷最北段的丙中洛,地形复杂多样,有着众多的珍稀动植物。越是艰险的地方,珍稀动植物就越多,就越需要有人担此重任。作为丙中洛管护站站长的王建华,他凝心聚力,引领丙中洛管护站和天保所建起一支无坚不催的党员先锋队伍,带领队伍扎实推进全镇各项生态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尽职尽责,在各村、各个重要路口张贴宣传标语,将一份份宣传材料发到当地群众的手里,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他恪尽职守,收回多种盗猎野生动物的工具,发现有人携带危险工具进山、非法捕猎等情况时及时制止,立志做生态修复的践行者。
敢为人先,迈过难关
定期带领团队深入密林间,对辖区内的动植物开展监测工作,成了王建华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和同事们先后发现和记录了云豹、水獭、狼、林麝等珍稀物种的生活习性、分布范围,不断完善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监测数据。每一份监测数据,都是凝聚着王建华和队员们的汗水。当他得知席洛瓦底保护区因为地形陡峭险峻,而无人敢巡时,他立马换上迷彩服,脚穿胶鞋,背上一个大包独自前往密林深处。山野环境极其艰险,林间树藤相互缠绕,路面崎岖不平,稍不留神就会被石块或缠绕的藤蔓绊倒在地,而王建华不畏艰险,一路披荆斩棘,在一条条泥泞的山路间留下深深的脚印,最终,他收集到了云豹、雪山羊绒鼯鼠(新种)、白颊猕猴、棕尾虹雉、勺鸡等一批珍贵的珍稀动物监测数据,填补了多年来席洛瓦底保护区监测数据工作的空白。敢为人先的王建华成为了走进席瓦洛保护区的第一人。
绿色发展,生态惠民
山野绿林是百姓之盼,发展长远是民生之愿。在社区里走访宣传时,王建华意识到,必须找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在呵护山水、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同时,引导当地群众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他用自身的个人魅力,凝聚队伍,带领现有的生态护林员战斗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美丽乡镇等重大工作项目一线,积极开展社区本地黄果扩繁、鸟塘建设等,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动保护区周边的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他们用脚步丈量这片家园,守护着一个个绿色的梦。始终用心用情倾听民生、甘于奉献,把社区村民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树立生态保护和发展的一线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正因为王建华坚守“守一方山水化丹青”的初心,肩负“护万物之林焕生机”的使命,才护住了这一方迢迢山水,绘就了新时代生态画卷。作为高黎贡山的一名生态守护者,王建华表示会继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条路上勇毅前进,将赤忱之心抛向江河,将一腔热爱献于山林,执奉献之笔,书写高黎贡山生态文明建设的华丽篇章。
怒江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