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治疆看怒江丨女警巡控组守护群众安全,让社区生活“警警”有条

2023-10-30 09:34:57 浏览:{{ hits }} 来源:云南网 作者:普文彪 乔小龙 赵芸瑞 王璐瑶 李寿华 刘宇丹 李意玲 张旭 李福香

提到警察,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的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但是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边境派出所里,却有着一支不一样的警察队伍。她们既有能与罪犯分子作斗争的智慧和勇气,又有能和社区群众和谐共处的柔情与细致。这个由12名清一色的女警组成的一个“女警巡控组”,时刻守护着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已然变成了社区里一道别样的“警”色。

自2020年3月福贡县县城江西易地搬迁安置点入住以来,搬迁住户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居民楼中留守老人、残疾人、妇女、儿童也随之增加。上帕边境派出所结合队伍现状和社区情况,抽选12名女警组建“女警巡控组”,下设3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民警和3名辅警组成,每周轮流驻勤在警务室里。她们走进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认真聆听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与社区老百姓相处得十分融洽,警民关系也非常和谐。

去年3月,女警巡控组的施姣、张琪在润福社区开展送法上门活动时,发现一户住户家里有水从门缝流到楼道上。“老乡开开门,你们家里漏水了。”她们敲门查看情况,门刚打开,只见地板上都是水,家具也被水浸湿了,旁边还有一个女孩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两位女警看到后,马上上前去询问女孩有没有受伤,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家中大人没在家,而女孩在家中洗衣服,没有察觉地漏堵塞导致家里积水。在了解状况后,女警们立即联系了女孩的亲属,把家具搬到一旁,拿着扫帚、拖把等工具帮忙清理积水、疏通堵塞地漏,直到完全清理干净两人才离开,并细细叮嘱小女孩“主动做家务是好事,但是以后家里没大人的话,自己要注意安全。”

“在开展社区工作的时候,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难题。”来自江西的民警孙叶芳说。孙叶芳在2019年来到上帕边境派出所担任民警,因为语言不通,在开展社区工作初期,遇上了许多困难。孙叶芳说:“其实社区里的群众都很热情,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们看得到你是在为他们服务做事。时间长了,他们也明白你是在对他们好,渐渐地也会接纳你。”现在孙叶芳在巡视时,会有群众主动和她打招呼,她也会用自己仅会的几句民族语言回应着。“接下来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学会当地的语言,这样的话与群众沟通就更方便了。”她笑着说。

2022年,女警们在走访入户时,了解到阿恰奶奶已经97岁高龄,子女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带着孙女生活。为照顾好这个“特殊”的家庭,女警们每隔几天就去一趟阿恰奶奶家,帮助奶奶打理地里种的菜,给家里大扫除,还给奶奶送去一些她爱吃的水果和食用油、大米,也会给奶奶梳头,陪她晒太阳,教孙女认字。阿恰奶奶经常握着女警们的手,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你们真的是像我的女儿一样,每次你们离开,我就想你们。”在女警们平日巡视时,阿恰奶奶也会给她们送去自己摘种的菜和收的鸡蛋,“有好吃的一定要让我的女儿们尝尝。”

女警巡控组组建以来,充分发挥女警细心周到、亲和力强、温和细腻、以柔克刚的优势,积极开展案件办理、关爱老人、妇女儿童维权、法治宣传、家庭婚姻调解、心理疏导等工作。共协助办理案件6起、成功调处婚姻家庭纠纷15起,挽救轻生少女3人,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干预、疏导200余人次,帮扶“三留守”人员100余人次,集中开展各类法律宣传125场次。

红装褪去着警装,鞠躬尽瘁保平安。那巡逻的蓝色背影,那闪亮的红蓝警灯,是让社区群众安心放心的信号,也是守护老百姓幸福日子的“平安号角”。公安队伍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女警像她们一样,默默无闻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她们有的从事派出所内勤工作、有的从事窗口服务,还有的是案件办理的小能手,她们用“警察蓝”守护“中国红”,用忠诚担当捍卫边境辖区安全稳定,共筑平安“警”色。

责编:尹婷  二审:李小红  三审:李小红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