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沧江金甸红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搭乘致富快车奔“钱”途

2023-10-27 15:17:37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怒江日报 作者:廖成光

金秋十月,水稻收割已进入尾声。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碧鸡岚村的稻田里,兰坪县沧江金甸红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挥舞着镰刀,趁着晴好天气抢收稻谷。“今年水稻颗粒饱满,将迎来大丰收。”合作社理事长王海军望着金黄的稻田,兴奋地对记者说。

合作社于2016年成立。在王海军的带领下,以流转土地为基础,以粮食生产为重点,以帮助村民致富为目标,逐渐走上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如今,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1000亩,建成厂房、仓库、晒谷场共1300多平方米,购置了现代化碾米加工设备1套,真空包装机1台,能够满足全乡红米粗加工需求。

前几年,兔峨乡大批村民外出打工创业,家里的几亩田地着实也让他们放心不下,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农忙时回家种田的做法,导致他们两头都顾不上。

王海军看到这种情况,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打造品牌、统一对接市场、统一流通销售的方式,实现“一村一品”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谈及成立合作社的初衷时,王海军说:“带领村民种水稻既可降低成本,又可增加收入,主要是种粮食确实有收益。”合作社在耕种过程中,做到农艺、农时有效结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选派技术员走村串户,深入田间,指导社员田间管理,助推村民增收。

2016年,合作社成功注册了“沧江金甸”红米系列兔峨怒乡红软米商标,并通过了食品生产许可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沧江金甸”红米由于种植地选择在生态环境最优的兔峨乡沿江一带及半山梯田,以最传统的方式种植,引碧罗雪山泉水灌溉,施用农家肥,不洒农药,完美地保留了红米的原生态“基因”。因其口感细腻、醇香绵长,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享有“土司贡米”之美誉,深受消费者青睐。

走进兰坪县沧江金甸红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袋袋稻谷堆满仓库,王海军喜上眉梢。

加工车间里,堆满了包装盒,工人们正忙着对红米进行去壳、过筛、包装处理。通过电商平台下单的产品,将在这里完成打包,送到物流公司,销往昆明、珠海、上海、北京、湖南、新疆等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合作社带领村民搭上了致富“快车”,“沧江金甸”红米逐渐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去年合作社加工和收购的‘沧江金甸’红米,通过电商、农产品市集展销、直播带货等渠道进行销售,销售额达200万余元。”王海军说,今年红米产量比往年高,价格相对稳定。截至9月底,合作社通过电商服务平台、农e管家、832平台、怒江农业一键通、金融惠农服务点等平台进行销售,销售额达120万元,受益农户485户2000余人。

如今,合作社已建立兔峨金甸坝、果力松登坝核心种植区,种植面积1000亩,其中100亩为有机食品种植基地。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沧江金甸”红米产业发展后劲更足了,带动全乡红米种植面积5600亩,逐步推广辐射到营盘、石登、中排等沿江一线乡镇适应红米种植区域上万亩。

“今后合作社将吸纳更多农户入社,引导社员科学种植红米,并对生产的红米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拓宽社员增收渠道,带领更多村民搭乘致富快车奔‘钱’途。”谈到合作社的发展,王海军信心满满。

责编:尹婷  二审:李小红  三审:李小红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