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 怒江泸水:蔬菜种植让搬迁群众丰富了“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

2023-10-03 18:25:03 浏览:{{ hits }} 来源:学习强国—怒江学习平台 作者:何志香 段国春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和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泸水市上江镇同心社区集体自主经营的6个标准化蔬菜种植大棚和微菜园不仅稳住了搬迁群众的“菜篮子”,而且还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

泸水市上江镇蔬菜示范基地

蔬菜长势喜人

走进上江镇湾桥村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透明大棚展露眼前,棚内的蔬菜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工作人员讲解示范

大棚里,怒江州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张定友正在为菜农和小桥讲解茄子的修枝和病株处理要领。

“从种子的分发、施肥到管理,都要手把手教他们,因为他们基本上是零基础,所以要耐心一点。”张定友教群众种植蔬菜比较有耐心。

“我要把种植蔬菜的技术要领学好。”和小桥对以后的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和规划,学到技术后,他计划在家附近租一块地,全家一起种菜,让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好。

大棚里种植的蔬菜主要有青菜、白菜、黄瓜、豆子等,黄瓜和豆子已经陆续上市,产生收益近2000余元。

除此之外,上江镇同心社区还通过微菜园吸收近20余名社区群众种植应季蔬菜。

同心社区

种植草莓

在同心社区的微菜园里,社区群众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种草莓。“这次种的草莓品种比较好,三个月以后可以采收,到时可在城区售卖,也可以实地采摘。”同心社区居委会主任陈乾文介绍。

“有了微菜园以后,不仅解决了家里吃菜的问题,而且还可以给家里带来一定的收入。”60多岁的同心社区居民熊全宝对微菜园很认可。

群众在基地里务工

在同心社区,50岁到60岁的大龄劳动力共400多人,考虑到他们年龄偏大,外出务工难,社区成立了怒江乐农生态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30名大龄劳动力到合作社,安排他们到上江镇湾桥村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务工。

“每个月他们能有七八百元的收入,也可以帮助他们家里解决一点问题。”陈乾文说。

上江镇蔬菜示范基地

在上海浦东新区的支持下,怒江州农业农村局还实施了上江镇蔬菜示范基地暨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项目占地面积52亩,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辣椒、玉米等27个品种的蔬菜。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提升改造完成54个标准化蔬菜种植大棚,并将其中的6个大棚交给同心社区集体成立的合作社自主经营。

“自上海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怒江以来,支持建设了泸水市上江镇蔬菜示范基地暨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数十个项目,有效推动全州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怒江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新梅说。

责编:姬杨  二审:李小红  三审:李小红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