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科协围绕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认真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省级科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和市级科普经费项目,持续创建科普小镇、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科普示范学校等科普平台,推进科技馆布展,强化科普基础设施供给,打造体系化科普平台,助力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推进科技馆布展 助力科普公益平台精品化
市科协根据《丽江市科技馆智慧化科普展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体布展规划方案,按照逐年逐厅分批次进行规范化落实布展项目建设的思路,统筹2021年度科普经费和中央免费开放补助资金400万元,于2022年5月完成了基础科学厅和科普影视厅展厅布展工作,截至目前,市科技馆展厅运用面积达2200平方米。2022年已筹措到650万元资金,拟启动第二期布展工作,进一步强化科普基础设施供给。在做好市科技馆常设展厅布展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2022年“中国流动科技馆”云南巡展丽江站活动,截至目前共有5500余人参观。
打造“科普小镇” 整合科普旅游平台特色化
丽江市努力探索科普惠民新渠道,紧紧围绕“九个一”的科普小镇建设标准和要求,创建打造了古城区七河“科普小镇”、玉龙县太安乡高美古“科普小镇”、永胜县涛源“科普小镇”、华坪县中心镇“科普小镇”和宁蒗县泸沽湖“科普小镇”等一批科普研学旅游景点、科普研学成果转化基地。同时,依托丽江星空独特的天文科普资源,与乡村振兴“一县一业”有效结合,通过3D画等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吸引当地居民和周边游客观光游玩,进一步增强科普服务水平,促进“科普+研学+旅游”融合发展。
建立专家工作站 推进科普服务平台高端化
市科协积极与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对接,争取授牌命名丽江市东巴谷为院士康养基地,持续落实好武向平院士对丽江西部扶智行动计划,建立了丽江时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永胜县长荣松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宁蒗县恒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700苹果”专家工作站,今年以来,实现专家进站9次,开展科技培训11场培训535人次,充分发挥专家工作站推广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农村实用技术的作用。
创建科普示范学校 推动科普教育平台优质化
为提高青少年群体科学素质,全市共创建13所省级科普示范学校和24所市级科普示范学校,市、县(区)科协利用校园室内场地配备完整的科普展教设备,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今年以来共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5场次,师生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积极组织举办第36届丽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组织参加云南省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优秀科技教师1人、优秀组织者1人、优秀组织单位1个。
构筑科普示范社区 实现科普益民平台品牌化
市、县(区)科协积极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施“益民计划”,推进新型社区科普益民教育工程,在全市打造了24个科普示范社区(其中18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通过设置科普宣传栏、发放科普图书和科普大讲堂等方式,开展科学理念、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三化”教育,助推社区组织力提升,实现科普教育全覆盖,有效拓展了科普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