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人,属于景颇族支系之一,是云南省泸水市片马地区跨境而居的土著民族。
如果遇上茶山人结婚,或者过新米节,能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和节庆,享受一下他们的欣喜与快乐,那是十分有趣的事呢!茶山人勤劳朴实,敦厚善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也不使用景颇文。他们的春节有一点不同之处是大年初三要上坟,要祭祀祖先,以示对祖先的怀念,而没有清明节上坟的风俗。
茶山人的服饰特色鲜明,女装多为由蓝、白、黑、红、绿等各色布料精心搭配缝制的右衽花边宽松装,前胸和后摆的色彩配置特别讲究,前系条形彩布围腰,腰带上的饰物更是讲究,有的缀上圆形的垂着红缨的绣花饰物,十分美观;有的则是藤制的腰带,无比精细。前胸挂上好多串珠,走起路来哗哗直响,衬托出妇女的矫健和美丽。头上为青布或黑布包头,包得像一团盘绕着的大麻花,包头一侧缀着五彩缤纷的绒线花球,双耳缀上闪闪发光的银饰耳坠,显得精神而又秀丽。
茶山男子的服饰也很漂亮,一般为白布或青布长衫加黑色对襟衣,下着黑色大裆裤。头上的黑布包头,包裹的样式与妇女的不一样,包得平平整整,高高地耸在头上,包头的一侧也缀着五色绒线花球,衬出了男子汉的英俊和精神。茶山汉子出行,身上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持包,二是长刀,两样都挎在左腰上,挎包在下,长刀在上,便于拿包里的东西,也便于抽刀用刀。茶山汉子的长刀分两种:一种是平时劳动用的,一种是喜庆节日时作为装饰用的礼刀。礼刀很贵重,银制的刀把,刀鞘上面还刻着各种花纹。腰挎长刀的茶山汉子,展示的是英勇顽强、刚毅不屈的性格。一把长刀,也是茶山汉子勇敢壮美的标志。
茶山人,是个十分讲究礼节的民族。骑马赶路的人,进入村寨都要下马行走,以示对村民的尊敬。路上相遇,他们常常会从随身的挎包里掏出小酒筒和烟盒,把烟酒递给客人,让客人享用。这是茶山人对客人的友好和礼貌的表示。客人若不抽烟喝酒,应当有礼貌地加以谢绝。
进入茶山人的家中,要在主人指定的位置就座,久立不坐,东张西望,是不礼貌的,更不可随意乱闯。茶山人的卧室是不容外人进入的。坐也要讲究坐姿,跷二郎腿是不礼貌的。妇女不可托着下巴而坐,因为托着下巴坐是表示哀悼,死了人才能那么坐的。无论在自家还是别人家,在家里不能吹口哨。主人递来烟酒,应以双手迎接,才是礼貌。主人敬酒,往往连你背在背上的婴儿也要敬一份,这就要由父母喝了,或者礼貌地谢绝。
茶山人杀鸡招待客人,鸡头是要敬给老人或年长者的,如果主人把鸡头夹给了客人,是对客人的尊敬,但如果席上有比自己更老的长者,则应将鸡头礼貌地转奉给比自己更老的长者,方为礼节。而鸡脚则是属于小孩子的,客人也不宜夹吃。
茶山人喜欢从山里采来阔叶片洗净当碗碟,将食物盛在阔叶片上食用,食用时,要把叶片放在左手掌上,叶尖要朝着手指的方向,叶柄朝手腕处,不可倒着装,否则会被当作仇人遭怒视的。吃饭、喝水,都以不发出响声为礼貌。如果敲碗敲筷,那就更不礼貌了。
茶山人的传说中,人类的谷子是狗从天上带来的,狗对人类有恩,故而不能吃狗肉。逢年过节,在人们用餐之前,也要先给狗喂食,以示对狗的感恩。
茶山人崇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神灵都能对人起作用,都会给人以祸福的。故而,他们除了每年大年初三要祭祀祖先之外,还常常要敬天神、地神,以求天地万物的保佑。
传说古浪大寨的东边山上有一堵岩石,看上去总有要掉下来的危险。古浪寨中有一个茶山人家,主人见了这堵巨岩,总那么担心着,于是就年年向巨岩叩拜、祭祀,以求天地保佑,不要让巨岩掉下来伤了他家。后来,因为地震,从那岩壁上掉下了不少石头,古浪大寨不少人家都遭遭了殃,房屋被砸烂,人畜也被砸死,但这一家人却毫无损伤,连个小石头也没有砸到他家。从此,这个寨子的人都相信万物有神,家家年年祭祀巨岩。于是这种信仰也就越传越远了。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讲,这种信仰当然是不足取的。不过,由此而敬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却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完美。外国传教士的文化侵略,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曾到片马大肆活动,茶山人却不予理,故而也未在片马地区传开,这倒又说明了茶山人是不糊涂的。
在茶山人的心中,锣是“面子”的体现。儿女结婚,新郎家送给新娘家的礼物中,不可没有锣。送铓锣,是祝贺万事圆满,而且锣送的越多,表明男家的“面子”越大。男方送的锣多,则女方还要回赠,送2-3面回赠1面,送4-5面回赠2面,送6—7面回赠3面,送8面回赠4面。这也是礼节。
铓锣有大小之别,往往要按大、中、小三种配成套,可以是大、中、小各一为一套,或大的两个,中、小各一个为一套。一套锣同时敲起来,形成浑厚的多声部音响,听起来才悦耳动听,有气势。铓锣送到,女方家要每一面敲三下,听听声音,以检验质量,同时也就告诉了人们,接亲的队伍来了。
茶山人的婚娶,十分古朴庄重。一个小伙子看上了某家姑娘,父母就要请一对老夫妇做媒,带上聘礼去说亲,女方家同意,才会把聘礼收下。定了婚之后又再商定婚期,筹办婚礼。
过去,茶山人的婚礼是非常重的,要有大米、布匹、酒、肉、蛋、铓锣、标枪和牛,至少要有八种礼品,其中标枪是屠牛工具,数量要与牛的数量相配。但这种送厚礼,含有买卖婚姻的因素,现在已经被淘汰了。
迎亲的人到了女方家,女方家要设宴款待三亲六戚,父母或亲舅要用歌声告诉新郎新娘,今日成家立业,夫妻定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珍惜幸福的生活,并祝愿天神、地神和祖先保佑他们生儿育女,白头偕老。随即把一把长刀赐给新郎,祝愿他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保护好妻子赠赐长刀的同时,还要送一条红绸,让新郎左挎长刀,右披红绸,以示光彩。把一只背篓赐给新娘,祝愿她勤劳勇敢、勤俭持家、劳动致富。婚歌唱毕,即将敬天地和祖先的水酒泼到火塘的铁三脚架上,使之熊熊燃烧,以示天地和祖先都祝福男女双方正式结为夫妻了。晚上,青年男女与新郎新娘彻夜狂欢,歌舞通宵,第二天才领着新娘跟随送亲的队伍一起回去。
回去当天,男方家也要宴请亲朋,祭祀天地和祖先。宴前,男方父母要向新娘介绍本家亲戚,宴后,再由婆婆领着新娘把家里的各种摆设及卧房、仓房、畜厩等等指点给新娘,意为从今日起,这个家就是你的家,这些东西都要由你去料理了。当晚,亲朋好友在男方家又是一夜通宵,以示祝贺。第二天,小两口备上礼物,去娘家“回门”,表示对女方父母的感谢,当天去当天回。
次日,新娘要亲自下厨做饭菜,宴请男方家亲戚朋友,由新郎再次介绍亲戚朋友,由新娘敬酒。
茶山人有句俗话,叫做“穷盖新房,富讨媳妇”。
茶山人盖新房,那是全村人都要无偿相助的,不仅男女劳力都出动,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家家都会送来粮食、蔬菜。一起出力一起吃,一天时间就把新房盖起来。
当然,这是过去盖茅草房时代的事。现在建盖新式房,就不可能一天完工了。但是,互帮互助的风俗,却依然是流传着的,这是民心纯朴善良的体现,好传统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改变。
茶山人的丧葬,也是有特色的。
凡有人去世,便要敲响铓锣、跳铓锣舞和绕棺舞。绕棺舞是死者的亲戚,一两个人围着棺材,踏着铓锣的节奏跳舞。其余村人则伴随着绕棺舞的铓锣声在场院里跳,称铓锣舞。死者在不息的铓锣声中择吉日送葬,不到坟地,铓锣声不息,以示对死者的哀悼。
茶山人的饮食,以大米为主食,副食有豆类、薯类、蔬菜及野菜野果。他们喜欢用大米加土豆、青菜,煮成稠粥食用。糯米则蒸成干饭或舂成糍粑吃。而他们的米,往往是当天春当天吃的,没有留“隔夜粮”的习惯。这样吃,现春的米就特别新鲜,吃起来香。蔬菜多为青菜、黄瓜、扁豆、芋头等,还喜欢采集野菜,多加盐和辣椒烧煮,很少油炒。茶山人的腌菜很有特色,竹笋、茄子都会腌,爽口又开胃。他们制作肉食的方法也与众不同,有的是将肉风干之后抹上辣椒和盐巴烤;有的是先烤熟、剁细,再拌以辣椒、葱蒜及野生香料;有的则是拌匀作料之后用芭蕉叶或枇杷叶包好,置入火塘灰中焐熟;有的是把肉切成丝,同一些能食用的树叶或野菜拌在一起,放在竹筒内加水煮熟。种种吃法都是味道十分鲜美而又富有营养的。
此外,舂鳝鱼、螺蛳汤、酸笋烧鱼、竹筒烤谷鱼、凉拌牛肚、酸木瓜炒牛肉丝、帕滚菜煮鸡、螃蟹夹、粘枣果、煮酸粑菜、软米铜锅饭等,则是他们更有名气的吃法。
家中来了客人,无论相识与否,均殷勤招过待。吃饭时间进家来,可以随意坐下一起用餐。在茶山人的观念中,吃独食是可耻的,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更是最不体面的事。
茶山人待客有种习俗:客人稍事休息之后,女主人便会身着盛装送“礼篮”。篮子是分用藤篾精心编织的,内装一竹筒白酒,一竹筒米酒,两包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首客受礼们之后,要先饮一口酒,再转给众人轮饮,再将鸡蛋切开,放在饭团上,每人一份,边吃边夸奖,吃毕,再将藤篮奉还主人,并致谢意。这地些食物各有含义:白酒代表女,米酒代表男,糯米饭团代表粘贴结合,亲如一家,鸡蛋则是纯洁、圆满、平安、康乐。
每年农历十月,当谷子成熟的时候,茶山人家家户户都要过“新米节。
过节的前一天,主人要背上插满鲜花的篮子,到田里收一捆糯谷回来,然后通知各家各户第二天来做客。次日早饭后,全寨男女老少来到主人家,帮助主人家准备“新米节”的饭食,妇女们炒谷子,春扁米,做粑粑,或者上山找野菜,男人们下河抓鱼。大家回来就动手做饭菜。这一天不能宰猪杀鸡,除了糯米粑粑、糯米饭,只能吃鱼和野菜。饭菜做好之后,由主人先祭谷子,祈祷来年丰收,然后要先喂狗和牛,表彰它们的功劳,最后,大家一齐享用共同做出的饭菜。吃完饭,男男女女欢歌跳舞,庆祝丰收。
敬老的习俗,是茶山人的好风尚。不论逢年过节、建盖新房、婚丧嫁娶。茶山人都要把村里的长辈请到家中,热情款待。
凡宴请第一桌酒席先让长辈坐,第一杯茶、第一杯酒和第一盘菜,都要先请长辈先尝。凡杀鸡煮肉,如鸡肝、鸡血之类好吃且富有营养的部分,首先也要给长辈品尝。当长辈吃饱了,喝足了,放下碗筷离席时,晚辈就要立即上前搀扶他们到火塘边烤火,或扶他们上床休息。若是晚上回家,小辈要打着火把或用其他照明用具,安全送他们到家。如果在路上遇到长辈,一定要主动地站在路的下方让道;如果遇到老人背着东西,行动不便,就要主动帮老人背东西并送他们程。平时,晚辈是不能跟长辈在一起喝酒的。长辈沏泡的茶,晚辈也不能喝。在长辈面前,无论相识与否,晚辈不能说三道四和说笑话。见长辈到家来,就要赶忙迎接,为他们撵狗,搀他们进屋,然后敬烟、敬酒。
敬老习俗在茶山人的生活里,是一首代代相传的甜美的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