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一开
春天就来了
而怒江
盛开的艳艳木棉花
与高山上的皑皑白雪相互映衬
就更显得“春色无边”
怒江的“春色无边”
还因为怒江一年一度的“澡塘会”
“澡塘会” 是怒江大峡谷中傈僳族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每年春节期间的大年初二到初七,高山峡谷上的傈僳人,不惧路途遥远,身着节日的盛装,姑娘小伙子们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背着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相会到怒江边登埂温泉。
登埂温泉又名泸水十六汤,距离六库镇大约20公里。
他们先在距离温泉不远的地方,搭起简易的竹棚,或在岩壁下、石洞里、石缝中铺上干草,展开被子,就建起了临时的“家”,一般要住上三五天。
在由简易石块砌成的温泉澡池中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给有点烫人的泉水,舒舒展展地洗去污垢,洗去一年的劳累,进行祈祷,迎来新一年的吉祥;在不大的池子里,聚在一起,互聊家常,谈天说地,嬉戏打闹,其乐融融。
据说,经过这样的反复洗浴,可消除疾病,增进健康,所以又叫“洗百病”。那份乐在其中的闲适和无拘无束的自在,以及那份裸露在外的本真,实在令人羡慕。
“澡塘会”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至少是数百年前。
早年间,散居在怒江大峡谷里的傈僳山民在怒江有限的生存空间里,为了生存,不得不整日辛勤劳作;同时,由于高山天堑的阻隔,人与人之间,缺少联系往来。于是,节日期间的澡塘会,既是一个消除整年积累下来的疲劳的所在,又是一个社交的盛大聚会。
其间,除了温泉洗浴,串亲会友,喝酒吃肉,还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射驽、打秋千等传统的体育比赛,跳舞赛歌,顺便进行些商品交易。数百年来如一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传统,故名“澡塘会”。
春天里的“澡塘会”
是怒江春天里一道最绚丽的风景
待到疫去春来
我们再一起相约怒江澡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