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达比亚

2020-11-04 16:17:34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日报 作者:彭愫英

烟雨朦胧,怒江两岸的山在雾霭中,有的露出山角,有的隐藏着海拔高度,有着云深不知处的感觉。美丽公路高架桥附近有一座老桥,新桥、老桥形成鲜明对比。两座桥背依高山,高山之后又长出了高山,一座又一座连绵不绝。桥前有一座雕塑,雕塑后面就是匹河乡沙瓦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匹河乡沙瓦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指挥田地处怒江东岸,紧傍怒江。走进安置点,但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安置点内花坛、菜市场、活动场所等布局合理,月季花怒放 ,空气中弥漫清香。叶子花及别的花儿也不甘落后,争相开放。

指挥田安置点入住率100%,安置户包括福贡县子里甲乡和匹河乡沙瓦、瓦娃、棉谷、知子罗等村群众。指挥田安置点设有综合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关爱中心、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文化培训中心、爱心扶贫超市、文明新风理事会、群众文艺队、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等。

我来到安置点的怒江旅游纪念品批发中心与正在忙着制作傈僳族头饰的几位妇女闲聊,了解他们每天做工的收入情况。

这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福贡县相宜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的工作坊。

漫步都市小区般的安置点,我想起了一位怒族老乡跟我讲述的情景:指挥田原先是水稻田,集体经济时期,他爷爷吃住在稻田前的一个石板洞子里守护着这片田野。

指挥田安置点成立了有23人参加的达比亚文艺队,23人中有2名省级民间艺人、1名州级民间艺人。文艺队每晚跳广场舞,每星期进行一次民族舞、传统乐器培训,以此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隐隐约约,我的耳畔响起了达比亚的旋律。我们就近进入一户怒族人家参观,这是6人户的房屋,有120平方米,四室一厅一厨两卫,房屋收拾得整洁干净。女主人加琴热情大方。我们正闲聊着,加琴的大儿子回来了。

加琴有3个孩子,都是大中专学校毕业的,老二老三是大专生。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女儿在指挥田安置点幼儿园里上班。加琴感慨地说,有知识的人与没知识的人不一样,孩子们读书有学历,外出打工找工作都好找一些。

以前,村里人只知种包谷,加琴家田地里种的也都是包谷,每年只能收3000来斤。家里住的是油毛毡篱笆房,生活困难。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夫妻俩收购一些木料做一点小本生意,积攒了一点资金,率先在村里盖起了空心砖石棉瓦房。

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加大,惠民政策不断深入执行,加琴家的住屋也发生了变化。她记不得再次盖房的具体年份,告诉我们说,2004年至2007年间,国家给空心砖、钢筋、窗子等建筑材料,加琴夫妇把他们盖的石棉瓦房掀掉了,重新盖了五间房。木材生意早就不能做了,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无偿提供泡核桃苗让村民种,加琴家的核桃已经栽种了十多年,开始有了收益。

2016年,国家再次无偿提供泡核桃苗让村民补种核桃,以前种下去没能成活或品种问题不能结果的重新补种。加琴家的土地上套种的还有砂仁、桔子等,这些都是国家发放的苗木,2019年已有收益。

如今,加琴的丈夫在老家养土鸡、种红薯、管理果木,另外还做牛生意,买来菜牛进行养殖,成为两家食店的牛肉供应商。

加琴家里有一个棒球加工模子,她说老家也有一个。无论在老家、新家,农事、家务事忙完了,她得空就加工棒球。尤其是晚上,与家人边闲聊看电视,边加工棒球。2019年,加工好一个棒球可收入1.3元,每月政府还补助30元。从2020年3月开始,每加工一个棒球可收入2.5元。农活再忙,加琴每晚都可加工8个棒球。加琴对安置点的新居很满意,对现今的生产生活状态也较满意。达比亚广场舞活动她有时也参加。

追寻着达比亚的旋律,我们到了安置点的菜市场,看到一位身材微胖,约60岁左右的男子坐在凳子上悠闲地与卖菜人闲聊,柜台上放着一台小小的收录机。我们上前一问,他是省级达比亚传承人星罗益。我提出到他家里参观,他答应了。

星罗益家有5口人,屋子有100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厨两卫,外加一个小阳台。他给我们表演了达比亚狩猎舞、割漆舞等。从12岁起,他就跟着民间艺人的父亲学习达比亚技艺。文革时期不允许弹达比亚,他家就关起门来,自家人跟着父亲跳达比亚舞。当时,父子俩用羊肠子做达比亚琴弦。羊肠子牢固,但声音不响,正好便于父亲关门教授儿子学习。父子俩不仅弹过羊肠子琴弦的达比亚,还弹过飞鼠肠子琴弦的达比亚。父亲把平生所学全传授给了儿子。星罗益收藏着父亲的达比亚,他说这把达比亚有 50 年历史了,是他家的传家宝,给多少钱他也不卖。

达比亚的旋律是怒族人的话语,是他们唱的歌。星罗益弹起达比亚,用琴弦表达想说的话,就像怒江水奔流,自由豪放。他用琴语表述比用汉语表达流畅。

他边弹达比亚边唱《哦得得》。这首传统的怒族情歌,无论到哪个场合,每次听怒族民间艺人演唱,都令我感到达比亚无穷的魅力。

“在阳光下遇到你们,在月光下遇到你们,是我的一种幸福。”星罗益弹着达比亚,唱了起来。

2012年至2016年,星罗益是福贡县政协委员。这个从父亲那里传承了达比亚技艺的人,却无法把达比亚技艺传授给儿子。儿子没有父亲对达比亚的那份热爱,不喜欢跟着父亲学习达比亚,这让星罗益颇感遗憾。指挥田安置点成立了沙瓦文艺队,星罗益是老师之一,文艺队员都是他的徒弟,在达比亚传承上,这弥补了他内心的遗憾。

居住在指挥田安置点的省级达比亚非遗传承人除星罗益外,另一人叫波金山,我曾在150客栈与之邂逅。脑海中难以抹去他背对皇冠山,弹着达比亚跳起达比亚舞蹈的情景。

年轻一代的怒族人外出打工的多,很少参与达比亚的学习,对老祖宗留下的达比亚不以为然。而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对达比亚则充满感情,大多参加达比亚文艺队。作为达比亚省级非遗传承人,波金山对年轻人不愿参加学习达比亚的现状很是担心,担心达比亚技艺会失传。所幸他的小儿子为了父亲的心愿没有外出打工,成了他的传人。

一条河流从新旧公路桥下流过,欢快地投入怒江的怀抱。河畔有一块又一块规划整齐的菜地,这是指挥田安置点住户的菜地。一间怒族传统民居千脚落地木屋前,有一个雕塑,造型为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左边是页码,最上面印有党徽,上书“福贡人民十谢共产党”的内容;书的右边页码是老傈僳族文字,是对左边书页内容的翻译。读着福贡人民十谢共产党,心像一首纯朴的诗歌,弹着欢乐的达比亚,怒江水跳着欢快的达比亚舞,群山合唱: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

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顿顿有肉吃;

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缝缝又补补,现在人人新时装;

四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以前住的木楞房,现在砖瓦新楼房;

五谢共产党,走路把你想,以前走路一腿泥,现在家家通硬化;

六谢共产党,照明把你想,以前夜晚黑漆漆,现在电灯亮堂堂;

七谢共产党,上学把你想,以前没钱把学上,现在上学还补助;

八谢共产党,看病把你想,以前有病无钱医,现在看病能报销;

九谢共产党,致富把你想,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免税还补偿;

十谢共产党,养老把你想,以前养儿来防老,现在还有政府养。

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党中央,幸福日子万年长!



【责编:姬政婷】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爱在怒江
  • 峡谷怒江
  • 峡谷彩虹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