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飞跃怒江 跨越贫困

2020-10-22 17:51:24 浏览:{{ hits }} 来源:来源:云岭先锋

怒族是怒江大峡谷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州的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等地。千百年来,怒族一直在高山峡谷中艰难谋生,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前,怒族绝对贫困人口几乎是100%,少数能保证温饱的人主要是土司和头人。

2015年,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各级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力量被统筹起来,大量人力、技术、资金等汇聚到怒江峡谷,怒族群众的生产生活迎来历史性转变,他们纷纷搬进新楼房,发展现代农业,改变生活陋习……

易地扶贫搬迁

不再被大山所困

“开展帮扶的具体措施很多,如发展产业、搞基础建设等。然而,对于像怒族这样长期被困大山中,不通水、电、路,而且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的地方,就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让贫困群众搬出去。”云南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怒江州地处中缅交界地区,从地图上看,巍峨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绵延数百里,奔流的怒江从中间穿过,呈“两山夹一江”地势,属于我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范围,而怒族群众就居住在峡谷深山的山腰地带。为让怒族群众摆脱贫困,办法只有一个:搬迁!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指挥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和永说,他的老家托克扒村位于峡谷深处的半山腰。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过去托克扒村村民世代以种植玉米为主,附带零星养殖猪、鸡等。即便这样,由于村民一直延续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往往都是“春种一山坡,秋收一箩筐”,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成。

更可怕的是,水土流失加剧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永说,每当风雨来临,他们一家人总是担惊受怕,甚至连家里也不敢待。“尤其是晚上,最担心一家人熟睡后,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和永说。

2018年12月,与300多户搬迁户一起搬迁下山,和永一家5口人住进了100平方米的单元楼房。

百年期盼,一朝圆梦。离开低矮、潮湿、破旧的房子,搬进崭新的安居房,生活仿佛一夜之间换了人间……走进和永的新家,电视、沙发、茶几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和永说,小儿子和玉宝非常喜欢新家,他曾几次打趣小儿子,想不想再搬回到山上,小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去。

“过去由于人口稀少,包括怒族在内的怒江州各民族虽然贫困,但丧失生存条件的情况并不突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加上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对生态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森林消失、水资源枯竭、泥石流灾害连年发生。”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惠君表示。

改善交通出行

溜索过江成为历史

两岸高峰耸立,江水波涛汹涌,怒江大峡谷全长600多公里。自古以来,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偏僻、交通不便成了当地怒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怒江路况差,断头路多,公路没有形成网络,怒族群众运输货品主要依靠人背马驮。”张惠君告诉记者,正因为交通不便,怒族群众种田种地需要翻山越岭,需要溜索过江,费时费力还要冒很大危险。同时,多余的农产品不能通过市场交换换回所需物品,很多市场前景好的资源不能开发利用;大多数村民被困山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51岁的怒族群众普肆叁告诉记者,小时候他最羡慕有桥的地方。“那时,家乡没有桥,村民要去江对岸买盐、米等生活必需品,只能划竹筏或滑溜索。但怒江水流湍急、暗流涌动,竹筏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水浪掀翻。那时的溜索也是由竹篾做成,很不牢固,时常会出现溜索脱落、绑绳滑断等险情。”普肆叁说,他11岁时,才第一次跟着大人通过溜索到乡集市赶集,也是第一次看到汽车。

钢筋溜索成了当地人往返怒江两岸的主要交通工具。“到乡上买电视,甚至买猪、牛、羊,都能从溜索上运过来。”普肆叁说。落后的交通、闭塞的环境,让怒族群众曾长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贫困生活。到了20世纪70年代,普肆叁童年时期,村里还很少有外人来,村民见到生人甚至会关门躲起来。

“滑溜索其实很危险,每年都会听说又有人掉到江里,连尸体都找不到。”他说,“但有了溜索,我们总算是和外面的世界连通了。”

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怒江州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1954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怒江州境内没有一条公路,如今全州已有136座各类跨江桥梁,乘车沿着怒江行走,人行吊桥、汽车吊桥、钢铁大桥等各种桥梁映入眼帘,如同在参观一座巨大的“桥梁博物馆”。

大大小小的桥梁连通了怒族村寨与外面的世界,也连通了每一位怒族群众通往梦想的道路。尤其是2019年美丽公路的建成通车,将怒江州的村村寨寨连在了一起。

44岁的怒族妇女根四付说,交通不便的日子她早就过够了。1993年,她怀胎十月临产,但挺着大肚子没法滑溜索去江对面的乡卫生院,只能自己在家把儿子生了下来。“这在当时并不稀奇,很多人因出行不便,只能在家生孩子。”她说。

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根四付便和丈夫尹利命从怒江西岸来到东岸谋生,两口子从银行贷了5万元无息贷款,在乡上开起两家小店。根四付会缝衣服,开了一间怒族民族服装店。丈夫尹利命跟别人学了一阵修理电视机,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扶持创业就业

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新中国成立前,怒族聚居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文化非常落后,长期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过去,怒族群众在生产上刀耕火种、木棍点播,以木锄、石锄、石刀、石斧为生产工具,木臼、木碗、竹桶为生活用具。由于受工具所限制,人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如通过采集、狩猎的方式来维系自身的生存以及种族繁衍。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怒族群众贫困问题大大缓解,绝对贫困人口的比重每年都有所下降。然而,由于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输血式”“单项扶贫”等扶贫方式,并没有给深居怒江大峡谷的怒族群众带来根本性转变,贫困和返贫现象依旧困扰着他们。

“怒江州农业生产环境恶劣,是引发贫困的原因之一。”怒江州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怒族栖息的地方没有一个坝子,只有一些小台地、小河滩。居住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高山河谷,耕地是陡坡地,而且人多地少。加之,怒族群众在农作物种植方面一直沿用“自然经济”模式,靠天吃饭,无法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怒江州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面对诸多现实问题,怒江州因地制宜,通过政策支持、能人带动、帮助就业等方式,大力发展林下产业、高山茶产业等,确保群众有稳定收入来源。

“结合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发展草果、老姆登茶等产业;结合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多样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引进一些企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怒江州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来确保怒族群众有事做,有钱赚”。

在怒江州福贡县匹河乡,碧罗雪山半山腰的缓坡地带,有一个名叫老姆登的怒族村落,近年来在村民郁伍林的影响和带动下,成了有名的旅游打卡地。一批又一批“背包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体验怒族传统文化,领略峡谷风情。老姆登村绝大多数村民也从背着锄头“看天吃饭”,摇身一变端起旅游业“金饭碗”。

来源:云岭先锋 杨旭东 黄 微


【责编:杨晓明】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爱在怒江
  • 峡谷怒江
  • 峡谷彩虹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