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从搬新居开始

2020-09-23 17:16:00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陆娉婷 王玉林 和倩 李美晶 通讯员 秦靖雲

行走在福贡县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石月亮乡依陆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现代化楼房整齐划一,安置点内不时有车辆进出;吃过早饭的老人手握清茶,坐在树荫下回忆过往;坐落在怒江边上的幼儿园,不时传来稚嫩的童声;成年人的一天,从放下那碗让人妥帖的米线或酥油茶开始……

给于娜在店里忙碌

伴随着卷帘门缓缓上升,给于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把头天晚上还没收拾停当的烧烤用具收拾好,为白天的营业做准备。搬下来,住新房,还当上老板,给于娜觉得现在的生活很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让越来越多像给于娜这样的贫困群众的“安居梦”照进现实,而“换穷业”则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在上面,出门、喝水、上学、看病,什么都难!”给于娜习惯把搬迁前生活的地方叫“上面”,而把现在的新居叫“下面”。到“下面”以前,他们一家5口人还住在不通公路的左洛底村干么夺小组破旧的石棉瓦房里,虽离乡政府不远,但山高路陡,去一趟,骑摩托车需要两三个小时,走路则需要一天。

搬出大山,是给于娜家几代人的梦想。

2018年年底,喜事降临,马吉乡依陆底集中安置点拔地而起,怒江之畔建起的一套套新房,让来自马吉乡和石月亮乡681户2450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干么夺小组被列为整组搬迁对象。“一出门就是平平展展的大马路,买东西再也不用背上去了。新家又大又宽敞,家具、家电这些政府都给我们配齐了,还把自来水接到厨房,方便得很。”尽管时隔近两年,但说起现在的生活,给于娜还是难掩兴奋。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才是目的。

“住在山上,有土地种玉米,至少够吃。下了山,一家人靠什么过活?”给于娜说,这是当初搬迁下来时他们一家最大的疑惑。给于娜一家的疑惑,其实也是许多搬迁群众的担忧。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点,政府想到了他们前头。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施策,就业、社保、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及时跟进,解开了“给于娜们”的心结,给于娜的公公当上了村里的生态护林员,年薪9600元。丈夫丰拾军平时在安置点附近打零工,每天能挣120元;农忙时节到山上管理草果地,但无论多晚都要回到新家,因为新家“可以冲澡,然后躺在沙发上追剧”。


给于娜的烧烤店

走进“中华烧烤店”,“同一座城,为什么好久不见。”“为什么要努力?因为喜欢的东西很贵。”“吃都不敢,还敢谈理想?”等等张扬自我个性、展示青春激情的创意标语甚是醒目。今年8月,给于娜夫妇以公公的名义贷了5万元创业贷款,通过竞租方式在安置点租了一间铺面用来开烧烤店,白天卖汉堡,晚上摆烧烤。开张一个多月来,尽管每天的营业额与想象有差距,但22岁的给于娜并不泄气,“做生意怎么能一开始就想着把客人口袋里的钱都赚过来,都需要一个过程,只要用心做,我相信肯定会有‘回头客’。何况,菜市场就要搬迁下来了,到那时,我的生意肯定更好,生活也肯定更好。”

“山下”的日子,给足了给于娜盼头。

搬入新家,还要减轻群众负担。“我们把安置点商铺出租的消息向社会公示后,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竞租方式获得承租权,安置点居民还可以享受20%的租金优惠。”石月亮社区管委会副主任范红军告诉记者。

娜四全正便利店中招呼客人

和“中华烧烤店”一墙之隔的“福贡石月亮阿堆便利店”,店主娜四全正在整理货架上的东西,离便利店不到100米处,是三峡集团援建的幼儿园,娜四全5岁的孩子就在那里上学,怀有身孕的她,不时停下手中的活,拄着腰向幼儿园大门眺望,“要是以前我们也有这样的条件就好了,说不定都能吃上公家饭。”娜四全眼里写满艳羡,“不过还好,我的娃娃都赶上了。”

三峡集团援建的幼儿园

搬下来前,娜四全家住在离乡政府4公里的利沙底村害批底小组,因为不通公路,赶一趟集得从家走到有公路的地方,再搭车到乡里,运气不好时,几个小时也搭不到车。“背着东西下来卖,再背着东西上去,80斤的化肥、50斤的大米,凡是需要买回去的东西,差不多都背过。”身形瘦小的娜四全,不愿回忆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然而说到现在的生活,娜四全又变得轻松起来:140平方米的大房子,便利店每周300元左右的盈利,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上学,自己还随时可以回家照顾公婆……如此给力的政策,解决了娜四全的烦恼。

吉友支在整理货架上的商品

在安置点所有住户中,37岁的吉友支算得上是“先知先觉”。2019年年底承租铺面用于经营百货后,吉友支又在店铺前支起凉粉摊,兼售烤火腿肠。吉友支是生态护林员,每月有800元工资;媳妇在中学当炊事员,月薪1300元。“加上今年两三万块的草果收入,两个娃娃在学校的零花钱不消担心了。”

易地扶贫搬迁不只是换住处,更要找到新门路;确保搬迁群众稳脱贫、不返贫,关键在保就业。“对脱离原生产资料且有劳动力的农户,我们全部纳入扶贫就业培训,将工作重心逐步由‘搬得出’转向‘稳得住、能致富’。”范红军介绍,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的2450人,通过公益性岗位、特色农林业、劳务经济、自主创业等方式,确保了有稳定收入。

乐业才能安居,干活有劲头,生活有奔头。目前,福贡县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和配套设施扫尾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搬迁群众全部入住,5494户225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逐渐摆脱贫困,开启全新生活。


责编 杨国锋 审核 邬俊飞

【责编:杨国锋】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爱在怒江
  • 峡谷怒江
  • 峡谷彩虹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