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敢干敢投入 用心用情才会富 ——记六库镇新寨村养猪大户何武山养猪致富的故事

2018-12-12 10:20:31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张蓓 周莉 李莉

  泸水市六库镇新寨村委会西浪组村民何武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养猪大户,这些年,他凭着敢闯敢干的勇气,用心用情做事,最终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驱车到达何武山家时,他刚“巡视”完圈舍,身上还穿着白大褂。见到有人来访,何武山热情地引导我们参观。进入养猪场,需穿过消毒间进行雾化消毒。何武山说,做好防控是养猪的关键环节。

  进入养猪场,只见一排排按现代化标准设计的圈舍宽敞整洁,保育室、实验室等不同功能的场所分布在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生猪都进行了科学的细分,而且每头猪的耳朵上都扣着专属编号,有着完整的“档案”。何武山介绍,这些经验都是他外出“取经”得来的,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能节省更多人力财力,目前,养猪场3名工人就能管理500多头猪,且效益不错。

  何武山口中的“3名工人”,其实就是他、妻子以及1名负责各方面技术程序的工人,妻子负责打扫圈舍卫生、协助技术人员饲养管理,而他则负责跑外围,打开公猪精液销售和母猪品种改良渠道。近年来,猪精销售实现了泸水范围全覆盖并延伸至保山市一带,市场前景良好。靠着养猪,何武山一家的生活步入了小康。富起来后的何武山没有忘本,他开始和村里及周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合作关系,负责收购村民的包谷等作物进行猪饲料加工,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并为同行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从14岁步入社会,何武山挖过矿、跑过工程,但经济一直拮据。“得想办法过上好日子!”抱着这个想法,19岁那年,他向姐姐借了一笔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杀猪卖肉。“家里只有我和媳妇两个劳动力,两个娃娃要上学,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千方百计把生活维持下去。”时至今日,何武山仍然难掩心中无奈。

  也正是这个行当,让何武山和猪结下了不解之缘。

  做杀猪匠,需要走村串寨购买生猪,时间一长,何武山有了想法:自己家有那么宽的地皮,为什么不自己养猪卖猪呢?当他把这一想法说与家人时,却遭到了老人的反对,理由是养猪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还不如守着现在的行当稳妥。好在妻子支持,夫妻俩坚信,只要敢闯敢干,用心用情,一定能干得成事。时逢国家实行“先建后补”政策,何武山顺利获得政府支持,2011年,拿着10万元启动资金,何武山走上了养猪路。

  在摸索中前进的何武山很快就饱尝了无饲养和管理经验的苦头:喂养没多久的猪得了病,不得不进行捕杀处理,第一年的投入就这样打了水漂。也正是这次挫折,让他意识到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于是他自费外出参观学习,提升技术。

  坚持的过程漫长而孤独,很长一段时间,何武山都是一个人管理猪场,但他没有放弃,这一坚持就是八年,这样的用心和投入,让他收获了回报,猪场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这让他真真切切地尝到了养猪给自己带来的甜头。“刚开始时压力很大,觉得快要撑不下去了,但他是个做什么事都不肯随便放弃的人,而且我也相信他能把事情做好。”何武山的妻子说,现在每天进到养猪场,看看圈里那些憨态可掬的生猪,她的心热乎乎的。

  常年跟市场打交道,让何武山对行情有着理性的判断,“养猪有周期,三至五年会迎来一个价格高峰期,作为养猪户,要耐得住价格波动,坚持下来才会看到效益。不能急于一时,一步一个脚印,才会步入正轨。”在何武山看来,勤劳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致富方法。

  对未来,何武山有着自己的规划,他说他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招聘一些有创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养猪场工作,除包吃住外,还进行养猪技术培训,学成后可继续留在养猪场工作,也可自行创业。“真正的富,不光是自己富起来,而是自己富了,还不忘带着大伙一起富。”何武山说。

\

  责编 廖成光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