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谱新篇——改革开放40年贡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8-11-15 09:58:03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马恩勋 和雄勇

\

  40年来的砥砺奋进,40年来的沧桑巨变。4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把一个偏僻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逐渐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边疆。昔日的“蛮荒之地”、“瘴疠之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贡山县由落后走向进步,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县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50万元攀升到2017年的1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0.6万元攀升到2017年的752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5.39万元攀升到2017年的10.7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由55元增加至2017年5775元……

  一组组详实的数据,无不昭示着贡山的今昔巨变。数字后面,是贡山各族干部群众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的精神伟力。当历史的脚步迈入新时代,走过40年改革开放历程,贡山各族干部群众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迈出了追赶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让我家脱了贫。现在不仅我自己有事做,大儿子也到外地去打工,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现在全家人都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这是贡山县茨开镇双拉娃村双拉娃小组村民丰尚文的一番感言。

  现年47岁的丰尚文与妻子育有2个儿子,过去因居住在山区,耕地少,经济来源有限,生活比较清贫,他家一直未能脱贫。

  近来年,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次走访了解情况,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把他列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并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一方面帮助他们家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草果、山药等;另一方面对其大儿子进行就业扶贫,联系安排他去外地务工,为之争取了外出交通补助,此外还对其小儿子进行种植技能培训。

\

  有了政府精准帮扶,目前,丰尚文一家已经搬进80平方米的新居,丰尚文在欣喜之余,更是能量满满。现在通过一家人共同努力,他家种植的草果去年有3万元收入,外出务工的大儿子,也有固定的收入,全家人均收入已超过脱贫标准。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贡山县抢抓发展机遇,始终坚持不懈地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和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全力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以安居温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素质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为重点,切实抓好整乡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居房建设等各项扶贫攻坚工程;全面完成了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和后两年巩固提升项目,独龙江乡实现经济发展大跨越、基础设施大夯实、人居环境大改善、社会事业大改观、特色产业大发展、素质能力大提升,开创了整族帮扶的先河,成为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典范,独龙族同胞初步实现了“一步跨千年”走向现代文明的梦想;实施完成了捧当乡、丙中洛镇整乡(镇)推进项目,完成整村推进33个,易地扶贫搬迁2565户,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安居房建设1333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414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75%下降至26.3%。初步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美丽乡村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

  走进贡山县茨开镇娃土底易地扶贫搬迁点,只见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美观气派,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宽阔的水泥路干净整洁,别致的庭院鲜花怒放,敞亮的村文化广场气派非凡,村民正在把新购买的家具搬入新房。

\

  刚入住新房的村民丰正忠现年69岁,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贡山县城乡的发展与变化。“以前路坑坑洼洼,从村里到镇上赶集,8公里的路程,需要两条腿走几个小时,”说到现在,丰正忠老人就喜上眉梢,老人高兴地说:“现在都是柏油路,到镇上乘车来回只需20多分钟。不但缩短了行程,我们出门办事也更方便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

  城乡面貌的的日新月异是贡山40年发展变化的直观写照。近年来,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建设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了独龙江公路改扩建工程,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顺利贯通,结束了独龙族群众千百年来半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的历史。德贡公路、独龙江迪布里公路实现毛路通车,滇藏新通道(丙中洛至吉瓦图段)改建工程建设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全县“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两纵两横”交通构架初见成效。全县公路通车里程700多公里,行政村通路率达100%。怒江美丽公路开工建设,德贡公路改扩建持续推进,通用机场完成《场址论证报告》及《航行服务分析报告》的编制,贡山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正逐步完善。集“防洪、景观、休闲”为一体的县城和独龙江乡防洪堤工程全面完工,县城主街道“四线”入地工程、县城“一水两污”项目等市政设施建设完成。农村电网实现村寨用电全覆盖,建成了全国首条20千伏乡镇独立电网。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迅猛,26个行政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独龙江乡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村村通“4G”网络的乡镇。

\

  与此同时,全县始终坚持不懈地保护生态环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扎实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条件进一步巩固提升。落实天然林管护面积5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5%,“森林云南”贡山建设成效明显,在全州率先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森林资源管护队伍。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保护管理条例》,积极推进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独龙江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建设完成了县城“一水两污”项目、独龙江“两污”处理厂,特别是县城垃圾处理厂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几十年露天堆放垃圾、“脏、乱、臭”的老大难问题。启动实施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脏、乱、差”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和饮用水水质分别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太阳能路灯亮化、道路硬化美化、“美丽乡村”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秋那桶村获得“中国最美村镇”景观奖,独龙江乡荣获“中国森林文化小镇”称号,贡山县荣膺“中国最美风景县”“最美中国·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等殊荣。

特色农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产业

  眼下正值草果采收季节,红彤彤的草果映红了高山峡谷,漫山遍野飘着草果清香。连日来,贡山县各乡(镇)各村寨村民正在忙着采摘草果、销售草果。

  茨开镇满孜村委会总支书、主任丰凤庭介绍,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原本制约他们村发展产业的瓶颈逐一被破解,在传统包谷、洋芋种植以及猪牛羊养殖的基础上,近年来,村里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生态农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以来,满孜村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全膜蔬菜、中药材、草果等特色产业,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推动经营方式由小散弱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养殖合同,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带动了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丰凤庭说。

  一项项改革举措和创新成果点燃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一件件民生“大礼包”成为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改革开放40年以来,贡山县扎实推进调整结构,培育产业,科学发展生产力,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培育以生态、电矿、旅游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543221”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全县草果种植面积达21.95万亩、山药种植面积达4093亩、羊肚菌培育种植面积达1170亩,核桃漆树等木本油料种植25.53万亩、山药3869亩、草莓215亩,稻田养鱼、高黎贡山猪等特色种养殖规模不断壮大,面积、产量、产值实现“三增长”。草果、山药、草莓被誉为“贡山吉祥三宝”,深受消费者喜爱。特色养殖发展迅速,大小牲畜出栏数42450头(只),中华蜂养殖数量达11550群,禽蛋产量达75吨。“一草一药一蜂一禽两树两畜”的产业体系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农业总产值4.005亿元。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8%。建设完成独龙江乡旅游小集镇,全县新建旅游特色村6个、民族特色旅游示范村4个、观景台20个,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

社会保障成为群众生活的幸福网

  近日,到贡山县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60多岁老人余才多,逢人就说县人民医院就医环境变化大、服务好。今年年初,余才多在家干活时不慎摔倒,手骨骨折入院,考虑到他有多种基础性疾病,贡山县人民医院医生建议转入上级上级医院治疗,并安排救护车将余才多直接送入了上级医院的病房,没让老人操一点心。手术后,余才多病情稳定,转回贡山县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贡山县卫生计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近年来,该县扎实推动医改纵深发展,以健康为主线,以惠民为导向,服务全县发展和百姓健康,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医疗发展带来的益处。

  政策推动,着力破除群众看病贵的顽疾。通过不断深化医改,贡山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健全,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农合参合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推进健康扶贫过程中,贡山县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了家庭医生和慢性病救助签约服务,“大病专项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一批服务举措相继实施,健康扶贫为每一位贫困患者解决了后顾之忧,有效降低了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完善机制,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从群众患病排队找医生,到家庭医生主动签约上门服务的转变;同时,在县级医院指定科室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快捷。推进县、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构建了区域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效率和活力的提升,逐步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成为第一选择。

  强基提质,努力解决各族群众看病远的难题。各族群众“舍近求远”,是因为身边缺少优质的医疗资源。贡山县持续推进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诊疗服务体系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进示范效应,通过挂钩帮扶医院派专家坐诊、对口支援帮扶等形式,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目前,贡山县和上级帮扶医疗机构全部签订了健康扶贫协议书,建立了医联体,实现了全县城乡医疗帮扶“全覆盖”, 采取“团队帮扶+专家出诊+远程诊疗”的方式,把名医请到家门口,群众看病远的问题得到缓解,稳步奔向就医便捷的幸福康庄大道。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贡山县不仅仅是卫生领域,其他社会民生福祉快速提升。该县集中有限财力办事情,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十四年免费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全面落实,校安工程、“全面改薄”等项目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城镇就业稳中有进,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2%以内。困难群体低保、边民补助、易地扶贫搬迁安居房补助等政策性保障资金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农村孤寡、五保老人老有所养。县城老年人服务中心即将竣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贡山各族干部群众必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和勇气,实干苦干、求新求变,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谱写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篇章。

  编辑:陈金勇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