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弩,从怒江各民族主要的生存方式(狩猎)演变成逢年过节时的射弩比赛,再到1982年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1986年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
过溜索,从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演变成体育运动表演项目、比赛项目和旅游体验项目。1989年怒江州第二届民族体育运动会将过溜索列为比赛顼目,1994年怒江州过溜索表演队参加省第五届民族运动会,获表演项目二等奖。最近几年,过溜索已成为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体验项目,当地农民因带游客过溜索,增加了收入。
陀螺、吹枪、民族健身操表演……
一项项民族体育的演变也正说明怒江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民需求不断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转变的过程,见证着怒江经济的一步步发展。
怒江州民族众多,境内居住着傈僳、怒、独龙、普米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51万人,占总人口的93.2%。沿至民国,境内的体育活动主要以民间传统喜庆节日中的民俗活动为主,包括射弩、秋千、过溜索、上刀竿、陀螺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经济的发展,给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1984年11月,怒江州第一届民族体育运动会在六库召开。
改革开放40年,怒江的发展有目共睹。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政策的落实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怒江的各项事业都注入了新的活力,怒江民族体育事业也有了新的起色和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屡创佳绩 民族体育射弩成绩斐然
怒江州多次举办全州射弩比赛,曾在云南省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射弩比赛中多次夺得金牌。民族体育遵循“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的民族体育工作方针,在抓好其它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突出民族体育特色,把射弩作为怒江州民族传统体育的拳头项目抓紧抓实。2016年怒江州组队参加了由临沧市组织举办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锦标赛,怒江州代表队参加民族射弩获得了5金、4银、1铜的好成绩。在历次参加的省级以上射弩比赛中,共获74枚奖牌,其中金牌19枚、银牌23枚、铜牌32枚,涌现出了中兴才等一批民族体育射弩后备人才。贡山县女运动员余丽珍,1991年4月应日本外务省的邀请,代表中国参加了第14届日本古武道演武大会和亚洲传统体育竞赛大会,提升了怒江知名度,为怒江树立了良好形象。
全民健身打好独特民族体育品牌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怒江州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意识日益增强,选择性健身方式的范围更加广泛、种类逐渐增多。在城市社区建设了15分钟健身圈,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实行工间操、课间操,大力推广校园和社会“三大球”,切实做好傈僳族健身操、独龙族健身操的普及和推广,做好怒族、普米族健身操的创编工作,形成“一县一品牌”“一乡一风格”“一村一特色”的全民健身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顺应民意,大力支持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自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怒江州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双休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兰坪“锌业杯”篮球赛、罗古箐徒步穿越赛,泸水春节“澡堂会”“阔时节”体育赛事,福贡“全民健身杯篮球赛”“飞渡怒江”溜索健身展演,贡山“仙女节”“独龙牛杯”等赛事活动。相继成功举办了怒江州“动感云南 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怒江赛区预赛、云南省健身气功视频大奖赛怒江赛区展演、“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大峡谷杯”全省射弩邀请赛暨怒江州弩王争霸赛、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怒江州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户外登山比赛、户外自行车越野赛、怒江州•林芝(丙察察)旅游黄金线自驾集结赛、中缅国际马拉松”等比赛活动,初步形成了“年年有大赛、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的全民健身基本框架。
不断完善 实现全民体育新突破
怒江州行政村球场或其它体育活动设施从2010年就开始实施,截至2018年10月,怒江州255个行政村共完成体育场地建设205个,其中贡山县有26个行政村,完成26个;福贡县有57个行政村,完成57个;泸水市有71个行政村,完成67个;兰坪县有101个行政村,完成55个。根据现有完成情况,怒江州力争在2019年实现全州行政村体育活动设施全覆盖。
过去,利用怒江独特的地理资源,在野水漂流、徒步登山、马拉松等项目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拉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又提高了本地的知名度,推动了招商引资。怒江州将逐步研究论证,找到一条融徒步登山、野水漂流、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越野摩托、攀岩等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之路,把一个富裕文明和谐开放生态的怒江展示在世人面前。
40年峥嵘岁月,40年光辉历程。时光流逝,逝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记忆,一场场比赛、一个个印记、一张张脸庞……怒江人用他们的姿态,用珍存的体育记忆,上演着最真实而令人难忘的40年民族体育大戏。
责编 廖成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