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益光谈搬迁变化

2018-09-26 10:51:46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段旭华

  收获季,正值巴尼小镇搬迁一周年,记者来到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巴尼小镇。走进搬迁户叁益光家中,只见他和妻子正跟来串门的邻居说笑着,见记者来,叁益光赶忙起身迎客,并带记者参观了他家的新房。

\

  客厅墙壁正中央,挂着今年春节前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家访时的照片。叁益光说,他要以此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落座后,宾客之间便开始聊起天来。

  在叁益光眼里,他们家的变化从他成为金满村首批集中安置点的搬迁户开始。“2017年10月,我们家第一批搬下来,新钥匙领到手以后就赶紧跑到新房子来看了,真的像他们说的,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电视、沙发、衣柜等等好多东西都已经摆好了。和媳妇、儿子一商量,回到老房子打包了几袋还能用的东西,就住进来了。” 叁益光告诉记者,在跟老房子告别的时候,他还特意找到村干部,让他帮着一家三口在老房子面前留了影,又照了一张老房子的全貌,装框留作纪念。“以后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过,希望我儿子不要忘记上几代人住在’千脚楼‘里的苦日子。” 谈到在金满村的苦日子,叁益光显得有点羞涩。

\

  听叁益光“讲那过去的事”,记者得知,搬下来前,他的父亲、爷爷,甚至再往上几代人都住在照片中这20多平方米的“千脚楼”里,鸡、猪就“住”在楼下。叁益光还记得,2000年前,全村饮水问题就只靠村子附近的几小股山泉水,晚上十一二点或者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去挑水,去晚了,水洼里的水被其他人舀完,只能跑到更远的地方挑;要洗澡,就得跑到河边洗,根本舍不得“浪费”挑回来的水。实施“村村通”后,山泉水接到村里,几家人共用一个蓄水池。如今搬到巴尼小镇,每天干完活回家先洗个澡,然后吃饭、看电视,“跟城里人一样”,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对我来说,搬迁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送媳妇看病方便了很多。” 叁益光的媳妇患有糖尿病,因为村里医疗条件差,加上交通不便,来来回回都是折腾,加上经济窘困,妻子的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为了照顾妻子和干农活,叁益光每年只能外出务工三四个月。“现在乡卫生院就在家旁边,很方便,我每个月都陪她去检查血糖,开点药,希望早点把血糖控制住。”叁益光说,“去年12月,我在旁边的建筑工地上找了份活干,每天120块,不到10个月,我已经挣了将近3万块钱了。儿子以前在技校学开挖掘机,现在在工地开挖机。媳妇这几天在楼下的扶贫车间培训服装加工,以后我们家的日子肯定好过!”叁益光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各种补助也多,乡里还帮我们找工作,搬下来后,稳定应该没有问题,至于怎么把日子过好,就要看我们自己了。”叁益光夫妇俩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挣钱,为儿子将来讨媳妇作准备。

  “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坐在叁益光新房子里,听他聊这一年来自家的变化,让人分明感到希望的种子在萌发。易地扶贫搬迁犹如春风化雨,激发出希望、鼓荡起激情、充溢着温暖,国家扶贫好政策,正带领像叁益光这样的搬迁贫困户阔步迈入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责编   廖成光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