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布拉底,万木葱茏,生机盎然。
勃勃生机的大自然与布拉底群众幸福的笑脸相得益彰。
暖阳下,布拉底村石九子一组的村民迪四有一边清洗自家的新车,一边和记者聊着天,脸上挂满了笑容。“去年,我家种了5亩草果,卖了2万元,加上跑运输,一家4口人年收入超过4万元。”
“国家政策好,2016年我盖新房的时候,补助了我4万元,加上我自己以前打工赚的钱,总共花了20多万元。”迪四有说。迪四有的新房有三层,房子的装修和城里没有什么区别,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新房被迪四有一家收拾的干净整洁。“新生活要有新气象,不然那么好的政策不是白享受了。”他说。
福贡县鹿马登乡布拉底村是一个集怒族、傈僳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有806户,3059人,有建档立卡户146户474人,村内经济以农业为主,没有支柱产业,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或零星打工,属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村。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村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推广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为55户贫困群众建盖蔬菜大棚63亩,从作物育苗到产品销售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定期举办种植培训、持续提供技术帮扶、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引导200余户贫困户参与金银花种植项目,与云龙贡县添隆农资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贡菜(笋干)种植合同,宣传动员群众种植贡菜,增加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渠道,激发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积极性。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现在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幸福的生活要靠双手来创造。”布拉底村党总支书记恒战说,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布拉底村的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自身优势,生产、生活、环境卫生发生巨大变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草果、大棚蔬菜、劳务输出成为群众新的致富渠道;通过素质提升行动,积极健康、文明和谐成为村民新的生活方式;通过美化绿化乡村,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成了村里的新常态。”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现在我大儿子读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村里的幼儿园,中午都在学校吃饭,爱人在家养猪、养鸡,我出去跑运输,一家人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迪四有说。
“国家政策好,赶上好时代,我们也要努力,下一步我要开一个小卖部,继续跑运输,只要我们努力了,小康梦就一定能实现。”阳光下,迪四有坚定、自信的眼神熠熠生辉。
责编 廖成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