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记者再次来到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时,村民李秀华和爱人坐在自家院坝,一边翻账本一边算账,没有了往日番茄代收时的忙碌和热闹。“番茄已败光了,可以收的基本上没有了,从22日以后我家就没有再代收了。”村民李秀华说。
李秀华家是蛮英村最大的番茄代收点之一,从春节前几天开始他家先后为沃尔玛超市、土哆哆电商等商家代收了600多吨番茄。
这个初春,对于李秀华来说既揪心又暖心。揪心的是番茄上市初期价格仅为0.15元至0.2元1市斤,让他和村民面对硕大红火的番茄愁容满面,更为掉落满地的番茄痛心不已;暖心的是出现番茄滞销情况后,各级党委政府出谋划策、牵线搭桥,远在千里之外的珠海市民对蛮英村民牵肠挂肚、倾力帮扶,爱心企业鼎力帮助,还有热心市民的温暖相助。一项项应急措施和一件件善举都温暖着李秀华和蛮英其他村民的心。“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今年我们的损失会更惨重。”李秀华说。
蛮英村党总支书记施小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蛮英村的番茄产量近9000吨,先后以0.15元至0.5元不等的价格出售了4000多吨,近5000吨错过了销售的最佳时期全烂在地里,总收入仅为160多万元,比去年的收入少了近九成。 吃一堑长一智。通过此次番茄滞销事件,许多村民对市场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村民李文明一家今年种了12亩番茄,仅成本就投入了近5万多元,可番茄总入仅有6000元。“今年亏大了,如果在种番茄之前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的话,也不至于这样,以后种什么、种多少需要谨慎考虑,只有协议签订后才敢种植这么多了,再也亏不起了。”李文明说。
据泸水市副市长、上江镇党委书记刘仕全介绍,去年,在蛮英村民种植番茄之前,镇里委托专业的公司做了一个全国番茄市场风险调查,调查结果为外面番茄市场将处于饱和状态,番茄种植将存在较大风险。根据此调查结果,镇里引进了2家较有实力的公司,并建议村民以0.65元和0.9元的保底价与公司签订番茄种植订单协议,但由于村民对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和对订单农业的保障作用认识不充分,最终没有一家农户与公司签订协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村民有田有劳动力,就负责种植和管理就可以了,市场风险预判和销售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目前镇里已经和3家公司进行了洽谈,初步同意和镇里进行合作。”刘仕全说。
上江镇土地肥沃,相比怒江其他地方土地资源丰富,素有怒江鱼米之乡和粮仓等美誉。那如何利用上江良好的土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实现小春损失大春补,镇里已经有了计划。刘仕全说,今年大春,上江镇将依托企业走订单农业的路子,在田坝发展6000亩优质水稻和1000亩稻田养鱼,提高优质水稻的品质,打造绿色、环保、原生态农产品,促农增收。同样走订单农业的路子,在缓坡地种植3000亩左右的小米辣和食用椒。同时,引导村民从自发的小、散、乱的种植逐步到成片成规模的规划种植上来。
党委政府有了好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那如何让村民服从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避免走今年番茄滞销的老路?“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给村民算产出账、市场账和与企业合作的经济账,通过算账逐步引导村民服从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并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支持政府产业引导的群众给予适当补偿。”刘仕全回答道。
近期在泸水市境内发生的农产品滞销情况,不仅有蛮英番茄,还有老窝镇的花菜等,面对部分农产品滞销,泸水市农业部门也作出了紧急的应对措施:协调辖区内外批发商、农贸市场、超市和运销户、经营户到农产品滞销地加大购买力度;加大网上促销力度;发动驻地学校、部队、企事业机关单位进行采购;发起爱心采购活动。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泸水市农业局局长何泽杨说,下一步,泸水市将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在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化农业生产的同时,建立起市场风险意识,增加对风险的预判能力、市场的剖析能力以及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达到不盲目跟风种养,避免产品过饱和现象。鼓励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并规范现有合作社,将其引上健康快速发展道路。积极推广农业保险,将全市主要农产品保险逐步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以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仓库,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重点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从2月28日至3月26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怒江报》记者先后走进蛮英村6次,目睹了蛮英村番茄从火红的大果子沦为田间“红地毯”的过程,也深切感受到了村民的痛惜和无奈,但愿来年,面对红彤彤的番茄村民能不再低头发愁,能鼓足腰包,乐得起来。
责编 廖成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