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货物
通过微信与客户谈生意
制作荞米
“去年靠卖土特产,纯收入就有近10万元。”近日,记者在福贡农贸市场里见到肖三妞,她正忙着为客户包装货物,准备发往广州。
肖三妞经营土三七、蜂蜜、漆油等土特产已有7年多了。近几年,她的土特产在一些朋友支持和帮助下,大多都销往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外,每年收入不低于7万元,生意蒸蒸日上。
肖三妞是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人,出生在农村一个八口之家,初中毕业她就没有再继续上学,在广州打工8年多,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2011年初,肖三妞从外省回到家乡,并与一同在外打工的福贡县石月亮乡小伙结婚,婚后生有一子。同年,一心想着要自己创业的她,在福贡县城找了个摊位,经营起当地的土特产,开启了人生的创业之路。“刚开始没有人带,自己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经营不是很顺利,但万幸的是没有亏本。”肖三妞说。
她脑子灵活,善于推销,善于总结经验。第二年,生意开始慢慢有了起色,纯收入就有1万多元。
2012年的一个下午,一个外地游客到她的摊位看了看,问了问蜂蜜和石斛的价格。“蜂蜜50元一斤,石斛25元一斤。”肖三妞如是说。之后,这位外地游客买了一些竹叶菜和野生香菇,并主动加了肖三妞的微信,后来才得知他是苏州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肖三妞称他为冯总。
货真价实,诚信推销。使得她的土特产的销路越来越广,回头客越来越多。“你卖的价格一直按市场价走,不喊天价。”2013年,这位回头客——冯总再次来到福贡旅游,在肖三妞的铺子里一次性买了3万多元的土特产。就这样,她与冯总结识了,经过冯总向公司里的员工和朋友推荐了肖三妞的土特产,相互还加了微信,现在肖三妞的外省微信客户已有200多个。
“货真价实,薄利多销。”肖三妞说:“把最好的货卖给客户,拓宽销路,招揽更多的生意。”她的货物比较齐全,基本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信任感,大多都是通过微信转账,很多客户还是从未谋过面的。
“冯总,现我在西藏察瓦龙收购土特产,钱带不够,你能借我点吗?”肖三妞给冯总发了这样一条信息。随后,冯总问,借多少?“大概需要1万元。”肖三妞说:“很快,冯总通过微信转账转给我2万元。”这是一次她在西藏察瓦龙收购土特产,当时自己带的钱不够,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到一个可以借钱的人,当时实在没办法,抱着试一试的心里向苏州的冯总发出了这条信息。
“生意场上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肖三妞很是感激的说,这是冯总对她的信任,很快就把2万元还给了他。
肖三妞的诚信再次赢得了冯总的信任,就这样他们之间缔结了很深厚的友谊。这位冯总也成了肖三妞的忠实客户,每年都会在她这里买近万元的土特产,并向更多的朋友推荐她的土特产,她的外省客户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甚至有的还专门来福贡找她买土特产。
如今,肖三妞的客户越来越多,她决心要把生意做大。“再有一个月我的昆明分店就要开业了。”肖三妞对未来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打算,下一步,将要把分店开到苏州、杭州、上海等地,把怒江的土特产推向全国各地,推向世界。
责编 廖成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