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村:农家书屋里“充电”忙

2018-02-24 14:36:38 浏览:{{ hits }}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作者:程玉莲

\

  “你看,你看,原来养鸡还有那么多讲究,书上讲得透透彻彻,写得得明明白白。”2月20日,大年初六,泸水市六库镇新田村委会新田村农家书屋里座无虚席,村民们在享受春节阖家欢乐的同时,纷纷来到农家书屋里“充电”、“淘金”,大家聚在一起,认真阅读报刊和杂志,学习种植、养殖技术,交流学习心得,探讨创业致富路子。

  “农家书屋可帮上了我的大忙,去年我家猪崽拉稀,用了好多药没见好。后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农家书屋查阅了治疗猪疾病的书籍,不料还真找到了治疗方法。”说起农家书屋的好处,正在翻阅养猪技术书籍的养猪大户向友军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去年,他家50多个猪崽接二连三拉稀,他在农家书屋查阅了猪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书籍后,按照书里介绍的方法用药治疗,毫不费力地把猪崽拉稀病治好了,让他们一家避免了经济损失。

  新田村委会地处山区,距离六库镇18公里,海拔1750米。该村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资源比较丰富,适宜发展种养业。近年来,新田村主动作为,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等特色种养产业,村民们收入大幅度提升。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新田村农家书屋将一批涉及种植养殖、科普知识、农业政策等农用知识实用型书籍摆上了书架最显目的位置,为村民备足了生产科学知识。不少村民一有空就来到农家书屋看书学习,农家书屋成了村民查信息、学技术、长知识的“淘宝屋”。据了解,新田农家书屋里书籍种类多,有农技科普类、技术指导类、家庭教育类、文学艺术类、法律法规类等2000多册,全天免费开放,最大限度满足村民学科学、学技术、学知识、学文化需求。

  李何是农家书屋的常客,她活学活用,是新田村里有名的种菜行家,近年来,她的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在村里首屈一指,2017年,她种了1亩多蔬菜,收入达2万多元。

  “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芹菜、芫荽、紫背天葵等绿叶类蔬菜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重点解析了种植中常见的疑难问题,讲得很详细,对我家蔬菜种植管理很有帮助。”李何指着正在阅读的《绿叶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对记者说。她告诉记者,过去没有什么知识,种菜全凭老经验、土办法,收成多少全靠天,自从书屋建立后,她抽空到书屋里学习农技知识,把学到的科技知识用到蔬菜种植和管理中,科学种植省心、省力,效益好,她家的蔬菜种植一年比一年发展得好。

  “以前春节期间就忙着吃喝玩乐,没想到村里还有这么一个能读书学习的地方。”返乡农民工苏杨杰高兴地说,“以前要想看书、查资料,还得跑到城里去,现在不出村就啥都有得看了。”

  “村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一有空就打牌、喝酒、闲游,今年春节,每天来农家书屋看书、查阅资料的人不少。为了给村民提供最大方便,春节期间,我们书屋实行全天开放管理。”新田村村委会主任尹何东介绍,农家书屋看书学技术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现在,很多村民一有空就认真翻阅适合自己的书籍,潜心研究种养技术。今年春节期间,每天平均有40多个村民到农家书屋看书,截至大年初六,共有300多名。

  据了解,截至目前,泸水市共71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加油站”、“充电宝”作用,使农家书屋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阵地,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自2004年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泸水市不断加大农家书屋投入力度,切实找准为农、帮农、助农的功能定位,突出“农味”,“以农为本”,结合农民的生活实际、生产所需,兼顾科学新技术、社会新动向、生活新潮流等内容,着力提供更符合农民需求的书籍,吸引农民主动走进来、高兴坐下来,在家门口学技术学本领,享受文化盛宴。

  责编 廖成光


推荐阅读

 

媒体矩阵

  • 怒江日报
  • 怒江大峡谷网
  • 广播电视
  • 怒江传媒
  • 峡谷怒江
  • ꓠꓳ-ꓟꓵ ꓐꓯ ꓐꓶ

怒江大峡谷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032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2022000115号